商道三国之枭雄传奇——曹氏集团(六)

讲师风采
潘武忠
中国著名实战型营销策划专家、管理专家、培训专家
讲师简介:
潘武忠,中国著名实战型营销策划专家、管理专家、培训专家,中国“相府?中国文化大讲堂”首席主讲嘉宾,美国协和大学荣誉教授,新加坡协和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市智多星策划机构总裁。
视频简介:
本集视频讲述了袁绍决策失误,失去乌巢和两元大将,曹军取得官渡之战的大胜,曹操获得北方大权,袁绍失败及曹操胜利的原因,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是否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用人是否得当,能否积极调动军队的势力,对选择有没有当机立断的魄力。这些方面做得成与否对企业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乌巢被烧以后,张郃、高览是袁绍的两员大将,同时也来投降了曹操,这是曹操的意外之喜。这个过程是这样的,曹操火烧乌巢的时候,袁绍得到了报告,乌巢起火了,肯定是曹操派人袭击,这时候最直接的想法急速救援乌巢,张郃、高览的主张,救援乌巢,主公,我等愿往,就准备马上,赶紧救援乌巢,这时候另外一个袁绍的谋臣,郭图就献策了,他说主公不要去救,为什么呢,说这个时候救乌巢可能已经来不及了,那你怎么办,派大军去袭击曹操的大寨,曹操袭击乌巢他肯定亲自前往,那么他的大寨肯定空虚了,你袭击他的大寨,他的老窝都被端了他必然回军,这叫围魏救赵,这是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更为高妙。那么袁绍呢没有决断能力,好谋无断,袁绍没有决定能力,你也有道理,他也有道理,这是袁绍的一个表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视频,来看看这一段。袁绍踌躇不决,最后做了一个两面兼顾的一个决定,好像是两面兼顾,潘武忠:第一派张郃、高览攻打曹操的大寨,就按郭图的意见,打曹操的大营,另一方面,派蒋奇,另外一员大将领兵去救援乌巢,好像两者兼顾,两全其美,其实呢分散了自己的力量我们说在执行力的层面上分散了力量,两面兼顾,两面都顾不上,反而是一个巨大的失误。结果呢,乌巢被烧了,因为袁绍的决策的错误,乌巢没有及时地救援,而曹操呢,大寨没有(被袁绍)攻下,因为曹操是早有防备,袁绍派张郃、高览没有取得成功,张郃、高览没有成功就准备回去复命了,说没有打下,这时候就显示了袁绍集团内部的,团队的氛围很差,这个郭图想的并不是怎样想办法弥补,乌巢丢失了,曹操的大本营没有拿下,第一时间并没有想着怎么去弥补或面对这个危局,而是从自身的利益考虑,打曹操大寨是我建议的,这个时候他们没有拿下,一回来我岂不成为罪人吗,就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了,就在袁绍面前打小报告,就说张郃、高览并不是曹操大寨打不下来,而是他们早就有降曹操的想法了,所以故意不用力,所以才打不下,结果袁绍听信谗言,就命令使者带着宝剑去向张郃、高览问罪,张郃、高览走投无路了,准备回去的,但回去肯定被主公责怪,甚至斩首示众,走投无路,只有去投奔曹操。张郃、高览也是非常难得的将才,也是袁绍帐下著名的大将,他两个人来投降,不仅壮大了曹操的力量,同时也极大地动摇了袁绍的军心。像张郃、高览这样有才干,有忠诚的人,都对袁绍投了不信任票,那么我们再跟着袁绍又有什么前途呢,军心极大的动摇。结果曹操大获全胜。经过了火烧乌巢的转折,又接受了张郃、高览的投降,曹操呢再出奇谋,分散了袁绍的势力。就扬言派出两路人马,去攻打黎阳要断袁绍的归路,结果呢袁绍被迫分军,我后路被抄怎么办呢,再把人马分走,结果力量更为薄弱,军心更加动摇地的情况下,曹操下定决心,在夜间通过八路人马齐出,直冲袁营,取得了官渡之战全胜。他胜利的时候,袁绍很狼狈,只带领八百余骑,七十万大军前来,这时候只剩下了八百余骑,渡河逃窜,他整个的战利品堆积如山,全部被曹操缴获,那么官渡之战胜利之后,书写了以弱胜强的一个经典传奇,同时也决定了北方霸权的归属,从这时候,胜利的时刻开始,曹操把北方霸权仅仅地抓在了自己的手里,形成了统一北方的这么一种态势。通过官渡之战的胜利,曹操的事业发展到了另外一个高峰,从他创业之初到官渡之战取胜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事件,他的事业发展到了一个高峰。那么我们回头来总结一下袁绍失败的原因。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