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之道物流软件企业成功……

讲师风采
李向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讲师简介:
李向文,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战略、企业竞争策略、航运政策、物流信息系统等方向的工作。 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船舶管理业管理规定”、“航海类职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应用……
视频简介:
一般认为,凡是能够支持或者进行物流服务供需信息的交互或交换的网站,均可视为物流信息平台。比如一个物流公司为方便公司与其用户的联系而设计了一个信息交换系统,使得用户和公司可以保持便捷的联系,那么这个系统就具备了了物流信息平台的性质。一个专业的物流信息服务网站就是一个典型的物流信息平台。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李向文:大家知道随着我们国民经济和物流的发展,近几年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成为一个热潮,不管是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物流管理部门、还有社会上的企业都在纷纷的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成功的平台能够持续的运营和发展的平台不是很多。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就是说物流加上信息技术信息平台加上标准,怎么样才能取得成功。物流IT这个黑洞这是借助于物理学的一个名词了,什么意思呢?投了这么多的钱,人力物力进去,取不的效果,就像被黑洞吸收了一样,这样一个悖论如何解决,所谓悖论就是说物流信息平台大家都公认,这是必须的一个发展方向。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经过多年的研究,包括我们也做了一些社会企业的调查,根本原因和出路就是在方法论上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很多人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对于物流信息平台抱有厚望很大的热情,但是不知道物流信息化的水有多深。紧接着就有一个问题,今天我就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物流信息平台这样一个美梦何以实现,物流软件企业究竟如何成功。 刚才讲了一个它根本的原因在理论层面上方法论的问题,在实践层面还有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所以说一个是我们在方法论上要知道物流信息化、物流信息平台水有多深。另外从商业模式上、市场运作上我们要知道这个门槛有多高。我这儿有一个图,我把它比喻成像“鲤鱼跳龙门”一样,就是说政府也好、企业也好,要想成功的建设这样的信息平台,并且持续的运营,为国民经济、为我们国家的物流、为物流企业、为企业的物流、为消费者真正带来这种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有鲤鱼跳龙门这种本领,越过这样一个门槛。 今天具体讨论的议题我想从五个方面跟大家一起交流,第一个就是物流信息平台的悖论与辨析,第二个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理论方法,刚才我们说的那个,这个水到底有多深,需要哪些理论方面来支持。第三个物流信息平台发展之道,还有物流软件企业的成功之路,这个就是说我们怎么样迈过这个门槛,真正上到平台这样一个层次和水平。最后做一个结论展望和趋势的预测。 我们下面来讨论第一个问题,物流信息平台的悖论与辨析。搞软件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所谓的“银弹”的一种说法,它是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在1986年发表这个经典的文章叫《没有银弹》他断言没有任何一种单纯的技术或者管理上的进步,能够独立的承担承诺在十年内大幅度地提高软件的生产率、可靠性和它的紧急性,这1986年的一个预言,现在已经21世纪了,25年过去了,今年是2012年了,这个预言还成立。也就是说他当时预计的是十年内,现在我们过了25年,软件开发的技术和方法、软件工程,包括软件的开发、环境、语言、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有了飞跃的发展,但是我们开发物流软件、开发物流信息平台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方法即所谓没有找到能射杀那个银弹。 另外一个著名学者说,最大的浪费不是看得见资源的浪费,我们现在资源浪费其实是很多的,而是千万人用笨拙的方式进行生产的浪费。我们现在软件行业就有这种现象,不能够像生产汽车、家电、电脑那样在生产线上大批量的去定制相同的产品,或者是按照我们人的意愿,现在电脑包括网络都可以DIY,或者是你自己可以做一个很漂亮的自己的个人主页,现在信息系统、信息平台,特别是共供链于物流的信息平台还做不到这样,还必须用人一点一点的去从头开发,一个一个的去分析、设计、去编程。所以说它的成本是很高的,成功率也是很低的。这是我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一些辨析。一个是什么是公共,所谓的公共就是公开公正公平,没有歧视、没有垄断的提供一些公共服务。 第二个就是因为它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物流的认识,它难就难在物流之大,所谓物流之大我的理解就是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从供应链的源头制造商采购原材料制造生产到了流通领域、仓储、配送、再到超市我们个人消费,然后再回收废弃,这里涉及到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区域物流、社会物流、生产物流、消费物流,还有现在专门做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最典型的就是快递,现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又给快递和配送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感受。信息之谜,这些整个供应链上这么复杂的信息,这么多的信息无处不在的、来源广泛的,而且是互相关联的,你要给用户通过这个平台来提供。在一个简单的形态比如快递这个形态你去追踪一个包裹信件,这还相对容易,在国际物流上比如说一个集装箱,从己港上传到对方港口,到海铁海陆的联运,这整个过程中要想让它透明,包括集装箱内的货物都透明,这个是比较难的。 那么平台之本,所谓平台它其实是借用了一个原来机械制造的一个名词,就是说原来机械制造对一个化学平台,所有的工件加工的精度水平怎么样,在平台上进行划线,平台上进行测量,那么就是水平没有倾斜、没有障碍,它是一个基准。其实所谓这个平台我们的物流信息平台,我理解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