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之道物流软件企业成功……

讲师风采
李向文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讲师简介:
李向文,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战略、企业竞争策略、航运政策、物流信息系统等方向的工作。 主持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船舶管理业管理规定”、“航海类职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应用……
视频简介:
物流全搜索提供全面的物流新闻资讯、及时的货源车源信息,以及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人才供需、物流软件、物流法规、物流黄页、物流百科知识、物流实用工具等多样化服务,并结合物流论坛、物流博客,增强平台的交互性,从而形成强大的受众群体,满足物流信息交流和物流产品服务供需对接。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这个地方,刚才我们讲了那个软件体系结构是一般的软件,那么针对物流软件,我们总结了四层体系结构框架也是分层的,最下面是技术架构层,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用什么架构。第二层物流基础数据层,当然这个架构不光是硬件,包括软件的架构,.net也好,还是采用什么样的体系结构。物流基础数据层,就是要提供一个基础的数据,信息平台的标准,我们叫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论,通过物流信息标准化的技术,打造这样的平台。而且不管用什么样的数据库,用什么样的软件,它的信息都能共享。我们这个地方数据有很多说法,叫数据持久层,或者叫异构数据,或者是不同数据库的这种共享平台。 第三层刚才强调的物流基础业务层,或者叫业务逻辑层,或者叫企业架构层,很多说法,总而言之就是行业专业领域的、物流领域的基本的业务模式、业务流程,甚至一些功能模块,都把它定制好。当然了最后的物流电子商务应用层,具体的应用是通过电子商务的的方式去提供去展现。在根据业务基础层再去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时候,你的基础架构、数据标准、业务逻辑不要再去考虑了,就针对某一个客户的一些个性化的需求,稍微做一些定制就可以了,这就可以逐步的做到我们叫做产业化的,或者工业化的软件生产,或者是我们叫敏捷化的开发。当然了你要做到这样一个高度或者是层次的话,必须在下面三层下好功夫。这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逻辑上的物流软件体系结构框架,不是具体的技术架构,具体架构有我们专门架构师去做,这由标准人员去做,由行业人员去做,但是我们现在要求的是要么黄金组合,要么这个人才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 第五个铁三角就是我们叫做软件开发模式,刚才其实提到了一点,如果认可前面那些思想理念方法的话,我们在具体真正拿到一个项目的时候怎么去开发呢?刚才说了,你在没有拿到项目的时候要根据你对行业的理解,根据刚才体系结构要做技术研究平台,我这样一个平台,技术架构上、标准上,在企业模型上、业务模型上是不是符合物流的规律,或者是用户的需求。那么在这个项目平台上,你就会开发具体的平台产品。或者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项目去敏捷的定制开发软件,我们叫敏捷开发,从容性的开发。因为很多东西都在这里面实现了,低成本的实施。所以说你就是一个将来把这些东西集成起来到一个平台上,或者是你提供到公共信息平台的服务,你就是行业里面的专家,你就能够提供一个标准化的产品。这是第五个铁三角。 第六个问题,其实这个我们没画三角形,因为它是一个层次关系,现在一般的物流软件商都是在第一个层次,提供信息采集和业务单证,把这业务单证信息都放到数据库里面,有各种功能,录入、统计、分析等等。第二个层次我们叫做除了信息的采集之外,它能够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提供这种服务,不是单个的企业内部的系统,可以跟你的供应链伙伴进行互联网上的沟通,而且能够对过程进行控制,怎么过程控制?就是你可以集成一些信息技术了,GPS,GS对车辆进行跟踪,通过FRD标签动态的跟踪这些集装箱,这些货物的信息。而且它可以对一些资源进行管理,对你的基础设施,比如说港口、配送中心的设施进行管理。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二层次还是不行,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效率越来越高,用户要求成本越来越低。第三个层次除了这些之外,还要提供我们说平台化的软件,放到平台上提供这种云服务,另外对这个过程不但要控制,怎么控制?就要优化。从一般的控制通过经验的控制,到智能化的优化控制,这里用到一些优化方针的模型算法。而且对你资源进行优化,在什么地方建配送中心,在什么地方建仓库,在什么地方建港口,甚至你的制造企业原材料采购,从哪个地方来,你的资源怎么配置,要进行优化。最后达到物流的智能化,甚至供应链的智能化,或者是我们叫智能化的供应链,或者敏捷反应的供应链等等,实现这些理念。甚至绿色的物流、绿色的供应链,通过我们这些优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比如说这个云平台,将来就不是每个企业,中小企业好理解,我不建信息系统了,我就通过云的方式用这些软件,将来的港口企业,甚至大的电商的物流信息化服务,都是通过云平台的方式,不要每一个电商企业每一个港口企业,每一个大的物流企业、航运企业都去建自己的信息平台。这个不但是共享更方便,而且能够达到低碳、绿色。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