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十七集好学生“坏”学生……

讲师风采
鲍鹏山
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讲师简介: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
视频简介:
孔子,至圣先师,一代圣人。他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代表。他也是中国人最为崇敬的偶像。但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传承,却离不开他的学生,经典著作《论语》就是由孔子的弟子或者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集结成册。因此,孔子的光辉沐浴着弟子,而弟子们的风采也衬托着孔子。在空门的三千弟子中,有两个学生最为特别,颜回和子路,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孔子会这样对待他们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孔子,至圣先师一代圣人,他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代表,他也是中国人最为崇敬的偶像,但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传承却离不开他的学生。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就是孔子的弟子或者是再传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后集结成册的。因此孔子的光辉沐浴着弟子,而弟子们的风采也衬托着孔子。在孔门3000弟子中有两个学生最为特别,一个是颜回一个是子路。颜回总是受到表扬,子路总是挨批评,那么他们俩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孔子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他们呢?请继续收看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鲍鹏山为我们揭露《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十七集:好学生“坏学生”。 鲍鹏山:孔子真的是很幸福的人啊,作为一个老师太幸福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手下有这样一批学生,尤其还有像颜回这样的学生,哪一个老师一辈子能碰到一个颜回啊,真是太幸福了!不过呢,就是像颜回这样一个德行高尚的人也不免受到别人的怀疑啊,并且是很了解他的人也曾经对他有过怀疑。这个事情也很有意思。 就是在陈蔡绝粮之际,弟子们好不容易从外面找来一点小米,然后让颜回来煮粥给大家吃,在那煮他看着,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子贡和子路两人亲眼看见颜回用手到锅里面抓了一团饭吃,两人觉得太不可理解了,这对他们的精神打击太大了,这么伟大的人物也干这种事,跑去找老师,说老师啊,你看看这个颜回怎么会这样呢?他们很痛苦,孔子说这个事我不相信。子贡和子路说,我们亲眼看见的你还有什么不相信的呢?老师说,那你别着急我来调查一下。就把颜回叫来跟他说,颜回啊,你把粥煮好了吗?煮好了。那好你拿来,我要用这个粥来祭奠祖先。颜回一听,老师不可以,因为这个粥已经不干净了,我刚才在煮粥的时候屋顶上掉下一块黑灰,掉到锅里去了,我把这个黑灰捞起来了,可灰上沾了一点饭粒,丢掉又舍不得,我把它吃了。孔子回头看看子路和子贡,你们明白了吗。这事很有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哪怕你到颜回这样也不免被人误解。所以假如我们在生活中被别人误解了,你就心平气和一点吧。同时你还得吸取一个教训,我们常常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见也未必就为实。所以孔子讲“毋固,毋我,毋必”千万不要太绝对,千万不要太自以为是。 那孔子最喜欢的当然是颜回,但是颜回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却不是最多的,只有21次,在《论语》中出现最多的是谁?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来,子路嘛。子路出现多少次?是颜回的两倍,42次,这可以理解。一个是子路是跟着孔子年头最长的学生,这样故事可能就更多一点;再说他是最活跃的学生又最善于发言,又话又多,话多了不就记得多了嘛,事干的又多,所以这个都很正常。但是问题是我们在这个《论语》里面所看到的孔子对颜回基本上全是表扬,可是对于子路几乎全是批评,甚至是打击,而且是无情的打击。明代有个思想家李贽他曾经讲,说先生于子路每下毒手。就是孔子对子路常常是下毒手的,那我们也大致可以讲,我们不能说孔子不喜欢子路,这肯定不是。但是问题是你既然喜欢他为什么老骂他或者是反过来讲,子路为什么老是挨骂呢?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