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十六集孔子回国(上)

讲师风采
鲍鹏山
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讲师简介:
鲍鹏山,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寂寞圣哲》、《〈论语〉导读》、《后生小子--诸子百家新九章》、《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
视频简介:
孔子在55岁的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毅然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和弟子们在各诸侯国之间,奔波往返的情景,构成了春秋后期一道美丽的风景,这期间,孔子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的自己的祖国,再他里开11年后,鲁国将迎来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这次战争也将再次改变孔子的命运。而医生命运跌宕的孔子,最终赢来了他人生中最高阶段,即:七十二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的意义是什么呢?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孔子在55岁的时候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毅然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他和弟子们在各诸侯国之间奔波往返的情景构成了春秋后期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祖国鲁国,在他离开鲁国14年后鲁国即将迎来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这场战争也将再次改变孔子的命运,而一生命运跌宕的孔子最终迎来了他人生中的最高阶段,这就是他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这句话的含义究竟是什么?上海电视大学鲍鹏山教授为您精彩讲述《孔子是怎样炼成的》第十六集:孔子回国。 鲍鹏山:鲁哀公十一年的春天,齐国准备攻打鲁国把军队驻扎在清这个地方。这个清现在大家认为可能就是在今山东东阿县,在大清河西边这个地方,靠近鲁国的边境大兵压境。那季康子一看这个情况就知道了,齐国军队大军压境驻扎在清这个地方那肯定是针对我们鲁国了。此时此刻孔子的学生冉求在季康子家里给他做家臣,首席家臣,他就把冉求请来跟冉求说,齐国军队驻扎在清显然目标就是我们鲁国,我们怎么办?冉求胸有成竹,很好办嘛,你们三家大夫,一家留在都城安定内部,另外两家辅佐国君到国境线上迎战齐军。话讲得很有志气,虽然我们鲁国是弱小国家,但是你大军压境我们也毫不犹豫坚决抵抗,国君亲自出战,三家大夫一家守内另外两家陪着国君,所以这话说得非常有志气。而季康子碰到这样的大事他不是找其他两家商量而是要找冉求来商量,也可见冉求在季康子心目中的地位。 冉求这个口气也可以看得出来,他真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按说是最好的也最能保全鲁国的尊严,并且让战火不延伸到国内的这么一个计策。可惜的是,季康子说我做不到。你这招我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两点:第一,他自己就没勇气和强大的齐国军队直接面对面在战场上相见。另外那两家也不听他的,他此时是执政嘛所以大事都要他来作主,但他做了决定后那两家人会不会听他的呢?季康子知道是不会听的,他们之间关系并不好,因为季康子太专权那两家都不满意。所以他说我做不到。 那么冉求说,既然做不到那我还有第二方案,那就在国境以内迎战,等他们进来我们在国内迎战。季康子说,那只好如此了。于是他就找另外两家商量,商量的结果是另外两家还不答应。 那么冉求就只好提出第三种方案,既然另外两家不答应,国君也就不必要出城不要离开首都了,干脆就在鲁国都城曲阜城郊外迎战吧。此时冉求看出来季康子还是很恐惧没信心,那么冉求还要给他打气,冉求说,如果他们两家不同意,你就一家率军,带着你自己家的军队背城而战。在这样的时候如果不跟随着你到前线去迎敌的那就不算是鲁国人。就是说你季康子站出来那鲁国人一定会同仇敌忾,但如果你不站出来你都退缩那就无法鼓舞鲁国的士气了,所以你就一家迎战,而且我告诉你,根本不需要惧怕,为什么?曲阜城里大夫家的兵车加起来总数远远超过齐国派来的军队,就算你一家掌握的军队总数也超过齐国派来的军队,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另外两家不答应你不支持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平时大权在你手里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从来不听他们的意见也不照顾他们的利益,现在国家有难了你让他们出头让他们承担他们肯定不愿意,题目就要你的好看,所以你要理解,这时只能你出头。国难当头如果你不出来迎战你以后还有名声吗?你的面子就丢尽了,以后你就不可能在诸侯国那个地方有地位,这一番话说得季康子哑口无言。但是季康子还是心有余悸,然后就要求,那我等会就要到上朝去了,你干脆跟我一块去。到了那个地方以后季康子就进去了,然后让冉求站在外面一个叫党式沟的地方,正好呢碰到另外两家叔孙家的家长叔孙武叔、孟孙家的家长孟懿子,也从那个地方经过,这两人从那边一经过看到冉求站在旁边,就把冉求叫来,哎,冉求,你过来。干什么?要向冉求问一问,齐国的军队要来了我们现在怎么办?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