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修身育人之谈《朱子治家格言》论修……

讲师风采
王大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讲师简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视频简介:
孔子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家风清简,是君子图大业的开始。过去,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去这里天下,对于刚出生的子女的教养是:心正、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不能一步走多远,只能一点一滴做好每件事情。朱伯庐写了一本治理家的小书,内容简短易懂,给世人留下深远的影响。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王大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家风清简是君子图大业的开始,说咱们要治家过日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思去祸害。过去有这么一句话说的是什么呢?说我要是打天下我要去治理天下那行。我们这个孩子一出生长得虎头虎脑小虎子,我们怎样培养他?首先心正。第二齐家,把家弄好。第三,然后再去治国,治了国才平天下。所以大家看有这么一句话叫心正、齐家、治国,然后平天下。这两个孩子要有大出息怎么办?先治理家,先从治理这个孩子入手。这是咱们老祖宗告诉咱们的,是吧?你不能一步迈出去多远,把这个孩子真正的从小教育好。 大家看朱子治家格言,这是个什么书啊?是过去人教怎么治理家这么一本小书。这个口袋书没有多少个字,几百个字。但是很有教育意义,所以大家没看过不要紧,咱们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介绍。这个人叫什么?叫朱柏庐。朱柏庐是什么时候的人呢?1617年到1688年,什么时候?康熙年间人。他这一辈子,大家知道清朝入关了以后明朝的这些知识分子都不得志,都不得志,但是他们还不愿意出来做官,怎么办呢?在家里头写写书,教教子就这么着过。所以他很有民族气节的等于说,又苦闷,但是又保持气节的这么一个时代。所以康熙就找他来,康熙打发人来说朱柏庐老先生,听说你学问太大了,是不是出来做官,辅助辅助我呢?朱柏庐说这我不行,我老了,身体也不好,我就在家教教子吧,写写书。他还是非常有文人性格的这么一个人。 那么这本书呢里边都教了我们些什么呢?我们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介绍,大概讲早晚和防范,节约和预案,还有修养和和谐。大概这么多内容,我们就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介绍。上来一句话,大家叫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在座的可能都持家,都持家,叫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什么意思?早晨天不亮,天一亮我就起来,起来在地下洒点水,过去农村大院子,把院子扫扫,内外整洁。这是过去农村人讲究一个大家子,听我爷爷说我们这个家族几十口人吃饭得敲锣通知,当当当一敲锣,这一大家子来领饭,到老祖先这来领饭,所以你看这么一大家子。早晨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古代人是几点起你知道吗?早晨四点就起。 大家知道曾国藩是清朝的大官,32岁当正部级干部。早晨天不亮就起,他跟谁学的,跟他爷爷学的,跟他爸爸学的,他爸爸是几点起床?早晨四点起床。起床之后坐下,起了床穿好了坐在这儿待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钟头,这天才蒙蒙亮。那你说过去的皇上,咱们看那个清朝的那些皇上,什么《戏说乾隆》、《戏说康熙》的是不是早晨几点起床,知道吗?皇上也是早晨四点起来,所以你看清朝这些皇上都很勤劳。咱们现在出去上个班赶个车可能六点来钟,过去的皇上都是四点起。四点起天不亮,大臣都到紫禁城排好队等着见他,这天还不亮,这叫什么?晏起治家之凶兆。什么意思?早晨孩子不起床,这家完了。这是古代人的一个说法。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看,这是曾国藩家书,是吧?说诸子弟不好好收拾洁净就是败家气象。你早晨不起床你早晨不起来叠被,不起来扫地,这是败家子。你看底下还有两句话:一代疏懒,二代淫佚,到第三代就抽大烟了,所以大家看这是我们说朱子治家格言上来先让你早晨早起。当然我们说老同志早晨不应该早起,你早晨起来有心脏不好的你早晨起来不好。但是年轻人早晨起来还是应该早,这是早晨。一到晚上,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我不知道你们家里谁管门,反正我们家是我管门,晚上不管多晚睡觉,起来把这个门窗该关的关,该锁的锁,该拔插销的拔插销都弄一遍再睡觉。家里总得有个管事的,对吧?不是老头就是老婆,反正得有一个人操这个心,是吧?不管家多大,总得有这一套。 那么我们说晚上睡觉,你看这是现代睡觉前的十件事。睡觉以前不能够马虎,少看电视、闭目养心。这样费口、鼻,这些病都可能没有。还入禅风道俗,还能活得长。别睡觉以前一直看电视,看到打盹了一关这不好。你看有这么十件事,一个是开开窗通通风,冬天也开窗通风,冬天咱们也得要这样。屋子里面空气龌龊得肺病,现在女同志不抽烟,好多得肺癌的。你听说,是吧?那你说我不抽烟我怎么得肺癌,空气污染,所以在家晚上把这个空气通一通。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