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载人航天发展(二)

讲师风采
何宇
讲师简介:
何宇,神舟九号飞船系统总指挥。199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电子系电子工程专业。1994年至今,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参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飞船的相关工作。
视频简介: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美国的国际空间站它早期研制的一个自由号国际空间站,但是差点夭折,原因就是它没有掌握核心舱技术,原因我们下边再讲。它没有掌握核心舱技术,最后是前苏联各取所需,他出钱前苏联出技术,发射了苏联的核心舱,以这个为核心才建成了后来的国际空间站。如果苏联不帮他这把,他国际空间站建不成,这就是一个一招之急,正好那时候可能是戈尔巴乔夫当政的时候,正好苏联处于经济上比较困难的时候也比较缺钱,就打着美苏联合合作的旗号,提供核心舱技术,才有现在这个国际空间站。 第三就是俄罗斯建成的“和平号”空间站,于1986年2月20日发射上天,于2001年3月23日成功坠入南太平洋,外轨成功飞行了15年,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和平号”空间站当初设计大概是五年或者七年,它大大的超期服役,成功了进行了20多个科研计划和2.2万项科学实验,也创造了多项载人航天记录,包括人在里面住的时间最长的记录等等都是在“和平”空间站上创造的。“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重量约20吨,大家看到的20吨基本上就是刚才我说的礼炮号的一个重量,它其实就是个礼炮号,发展到后边高级的礼炮号。长是3.13米,最大直径4.15米,有六个对接接口。此外它除了飞行舱之外,还包括量子一号、量子二号、经济舱、自然舱等六个科学技术舱。另外还有联盟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来跟它对接,总重量达到116.5吨。最后15年以后由于经济形势不佳,俄罗斯载人航天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所以空间站是养不起了。 这个空间站应该说一旦打上去以后,它的运营的费用是相当惊人的,因为人在上面长期驻留,需要定期发射飞船给他运货提供补给,包括人的吃的、喝的,还有一些推进器的补给。另一方面要定期把人所产生的这些生活废物垃圾带走,带回飞行的空间站,不可能像家里一样打开门把东西往外一扔就行了,这不可以。它必须有专门的飞行器把垃圾带走。这个费用是很高的。 另外和平号后期他之所以放弃的原因就是,因为飞行时间非常长,远远超出它的设计使命,很多设备已经老化,维修的工作量非常大。每一次维修首先要通过地面把新的设备带上去,如果舱内的设备还好进行舱内的设备更换,我们管它叫维修,这些设备叫做,再维修设备。如果这个设备舱外,必须要开展空间太空行走出舱活动,由航天员出舱把这些设备进行更换维修。俄罗斯进行舱外维修的技术也是非常高,我们曾经见过他的一些舱外维修的工具,设计也是非常精小的,便于航天员在穿着笨重的舱外航天服的基础上,还能够进行一些操作改锥、操作扳手等等等等,很多非常精小的一些操作工具。维修工作量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个也需要很多的经费。 还有就是这个舱长期运行以后,舱里边这个环境应该说是越来越差,因为就像一个老旧房子,时间长了以后有很多湿度比较大的地方要发霉,霉电非常厉害,微生物的控制难度也非常大。控制不好可能就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所以综合各种因素,他就于2000年放弃了“和平号”空间的运营,让它通过主动的变轨,坠入了一个预定的海域。总的来说“和平号”空间站它对人类载人航天的贡献还是巨大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