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一)序言:为什么研……

讲师风采
孙惠中
讲师简介:
孙惠中,1937年9月生,江苏张家港市人。现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主任设计师、总体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运筹学会可靠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设计法研究会可靠性学会理事、中国民主同盟北……
视频简介:
《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系统地论述了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数学模型,提供了大量的设计资料和设计实例,充分反映了国内外有关可靠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模糊故障树分析、机械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机械磨损零件可靠性设计、机械腐蚀零件可靠性设计、结构模糊可靠性优化设计基本模型、系统存储可靠性等。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孙惠中: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有机会跟同学们一起来探讨关于可靠性工程的内容,感到非常愉快,今天我这个讲座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定性的,主要讲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去研究可靠性,什么是可靠性,可靠性是怎么来的,可靠性包括哪些内容,它对我们有什么用处,它的重要性,这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讲定性的可靠性,可靠性是数的一个特性,利用数学来进行定量表述的时候,可靠性将能达到一个学科的境界。要定量研究可靠性,首先要了解它的五大特征量,这五大特征量是什么?是可靠度,不可靠度,概率,故障密度函数,还有失效率,最后一个叫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那么在讲之前,我首先声明一点,由于我的工作的关系,我今天讲的主要不可修系统,什么叫不可修系统呢?就是说这样一个产品它是不能进行维修的,因为作为航天工程来讲,所有的产品都要升上天去,在天上运行,所以说上了天的产品它不可能进行维修的,所以叫做不可修系统。 下面我们首先开始第一章,第一章我们要研究为什么要研究可靠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美国在远东战场使用的电子设备,当然了还不光是包括电子设备,它在运输和储存的过程中损坏过半,也就是说当他使用的时候,真正投入战斗的时候,他一半是有用的,一半就发生故障。当然不光是美国,1943年左右希特勒德国他的威尔飞弹,对英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但是在威尔飞弹的研究中间,也发现它的损坏率也非常高。人们在武器系统中间也发现,一些炮弹,它在储存过程中间主要发生自炸,在使用过程中间开炮的时候发生堂炸,就在炮仓里面就炸了。这样对于美国的军事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但贻误了战机,而且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因此人们就开始研究可靠性。这就是可靠性研究的起因。 据统计在1943年到1950年期间,美国电子设备中间失效率最高的元器件就是电子管,于是美国人就竭尽全力的去研究电子管的可靠性,到了1953年的时候美国人又成立了一个美国陆海军的电子管的研究委员会,通过这个委员会终于制造了高可靠的电子管。但是经过研究,他们又发现在一个电子设备中间,光是有了高可靠的电子管还是不行,怎么办呢?为了确保这个电子系统的可靠性,所以他们把整个的系统做全面的研究,研究的结果发现光有个别核心元件的可靠性提高了,对整个系统还是不够的,要把整个电子系统做全面的研究,必须在研制之初也就是在设计阶段,酝酿阶段,把可靠性设计纳入可靠性的考核指标之中。在这样一个认识的基础上,1952年成立了美国国防部的电子设备可靠性顾问团,简称叫AGREE,1957年提出了他的有名的所谓可靠性报告叫(AGREE),由此可靠性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应用而生。这儿再解释一句,这个AGREE是很有名的,在电子设备可靠性分配中间,就有一种以复杂度为基础的分配方法,所谓复杂度所采用元器件的多少,元器件使用的越多它就越复杂,因此给它分配的可靠就要低一点。使用的电子元器件设备中间数量比较少,因此它可靠性就比较小一点,这就是AGREE的分配方法。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