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九)—囚徒生活(下)

讲师风采
赵晓岚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讲师简介:
赵晓岚,文学博士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出版学术专著《姜夔与南宋……
视频简介:
公元975年十一月,南唐的首都金陵被攻破,历经三十九年、三代君主的南唐国灭亡。一开始委曲求全,到后来扬言要以死相抗的李煜,终于还是被戴上了李后主的帽子,做了宋太祖赵匡胤的俘虏。那么,这位曾经声称宁死不降的人,究竟有没有准备过实践他的豪言壮语呢?曾经“倔强不朝”的他,在投降以后又将会面临怎样的生活呢?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为您精彩解读南唐后主李煜的悲情人生。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他在一首叫《乌夜啼》的词里说: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意思就是说,这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随着流水悄悄地流逝了。算起来,我的这一生就像在一场梦里飘泊,无依无靠,变化无端。只有那醉乡的路还算平稳,我应该经常到那里去遛遛,其他的地方的路都没办法可走。从这几句词,我们就可以知道,醉酒已经成了李煜医治现实中的绝望和痛苦的惟一办法。      像李煜这样的喝法,对酒的需求量肯定就不会少。据说,当时宋朝的后勤机关每天都要供应李煜府中三石酒。赵匡胤大概是担心李煜会醉死,所以曾经下令停止供应。李煜就打报告说,没有酒,我这日子怎么打发呀。赵匡胤一听,心想也是啊,自己把人家的江山都拿过来了,人家有点情绪也属正常。于是,又恢复了供应。   画外音:     对于现在的李煜来说,酒已不是可有可无的消遣品了,而是必不可少的止痛药。他只有依靠酒精的麻醉作用,才能够暂时忘却锥心刺骨的痛苦。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李煜没有因为过量饮酒而醉死,那个总是伤害李煜自尊心的宋太祖赵匡胤却在李煜投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976年的十月,突然死亡。赵匡胤的弟弟晋王赵光义登上了帝位,史称宋太宗。     史书记载,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皇帝,因此他无疑比宋太祖更能赏识李煜的文艺才能。那么,新皇帝赵光义将会如何对待李煜呢?李煜的生活是否会由此拨云见日,出现转机呢? 赵晓岚:     关于赵匡胤的死因,是一个千古疑案。有种种迹象表明,他是被赵光义谋杀的。可是历史有时候就像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经过宋太宗和他的子孙后代的精心打扮,这一段历史的真相已经模糊不清。在这里,我们不作深究,我们要讲一讲的是,这个事件对李煜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赵光义登基之后,李煜首先感到的是来自领导的“亲切关怀”。十一月份,赵光义下令摘掉李煜头上那顶“违命侯”的帽子。这不仅是提高了他的政治待遇,更重要的是去掉了那个“违命”的这一带惩罚性的称呼。就等于宣布说,对他的改造已经完成了。     可是,就在李煜的政治状况似乎有所好转的时候,他的经济状况又出现问题了。李煜从小是在皇宫里长大,钱对他来说,从来不成问题,他大概也从来没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受穷。就在金陵城破之后,宋军的统帅曹彬叫李煜回皇宫去准备行装,并且善意地提醒他,北上以后的工资待遇是有限的,所以趁现在皇宫里的东西还没有造册充公之前,你可以尽量地拿,随意地拿。并且特意抽调了五百个士兵来帮李煜搬运东西。可当时李煜正沉浸在亡国的巨大痛苦之中,他连想死的心都有,哪里还有心思顾及到这些呢。所以只是匆匆地收拾了一番,另外,分了一些黄金给他的几个亲信大臣,就匆匆地上船走了。结果到了汴京之后,他从来几个投降的小朝廷中的皇帝中间最穷的一个。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位花钱大手大脚,花惯了的主,很快就把从金陵带的拿一份家底给用了个尽光。可怜的他在这种状况下,还不忘关照自己的老部下。有一回,他在南唐最宠信的大臣张洎来看他,这个张洎凭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已经在宋朝混了个官当。但是他还经常到李煜这里来打秋风,刮油水。这一回,李煜他的家底已经空了,实在拿不出什么宝贝可以送他了,于是就把自己常用的一个白金脸盆送给了他。可笑的是,这个张洎居然接受了,不仅是接受了,他还嫌李煜这回打发得太小气,不符合他一贯得风格。于是,他就怀疑是当时在李煜身边做秘书的,一个原来南唐的同事搞的鬼,从此以后,就再也不理那个同事。     眼看就要穷的过不了日子了,李煜只好对赵光义打了一个哭穷的报告,请求经济补助。很快,领导的关怀就来了,赵光义不仅给他加了工资,还特意给他发了三百万钱的特困补助。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