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组织级项目管理能力(四)

讲师风采
张斌
讲师简介:
张斌,资深的管理咨询顾问、培训专家。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MBA)核心课程特聘教授,华为大学客座教授,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会员,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OPM3)特许会员,国际认证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士……
视频简介:
项目管理是一门领导人们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艺术。”注意,项目管理是“艺术”,而不是“科学”。处理不确定性没有教条,没有捷径。但是,和其他艺术一样,你可以运用原则于项目管理,也可以从专家身上学习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 ,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其实职能不承担责任,一个职能在一个项目当中不承担所有责任。所以他要让拿钱拿的最多的人能力最强的人到项目当中去承担责任,负责这个组织最重要的项目。这个道理非常朴素,很好,他不知不觉做到一个举证型组织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原则,这个思路对的。当然会需要培训,但是没有大问题。因为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并不要求他是所有的项目人员当中专业技术能力最强的。专业技术最强的你可以去做种工,做项目的副总,但是那个人一定要是能力最强,尤其是沟通协调能力最强,而且要有效地调集资源。所以有人问我,原来四个人被调走了,那原来的部门呢。他们机构很精简,原来是副总兼部门经理。副总去管项目,部门怎样办,很简单,部门职能我们就提拔一些年轻人起来做部门经理。这些项目经理去调集资源的时候,当然可以调动。这样这个公司就会很顺利。这就是我们说的举证型组织当中最终能否顺利运作成功取决于两点。   第一点就是取决于项目经理跟职能经理之间权利归属关系能不能清晰和明确。上次我在华为上课的时候,我了解到他们有很多项目经理要比职能经理的权利小,这个在管理上的术语叫弱举证。如果项目经理权利比职能经理大,那就叫强举证。但是华为很多项目里面项目经理是弱举证,他的权利没有职能经理大,可是他们的项目也管得很好。我们看到在中国的企业里面去调集人,一种做法是看清行政的级别,管理的层级,这个时候是一种调集的最好方法,但这种思维其实还是属于职能型思维在主导。在国外的很多企业力,一个级别能力比你低的人,他可以调集一个级别能力比自己高的人,那个人也没有话说。那靠什么呢?靠影响力,我们在下一次讲沟通的时候讲影响力,很重要,有些影响力是来自于法令权利之外的。还有有些时候不是靠人的因素,那就要看公司的流程,制度。那么我们说公司现在只有这四个项目,五个项目,所以那几个副总还可以忙得过来。原来是从单核变成四核我认为还不够,以后这个公司快速扩张了之后。   像华为这样从六个人变成十五万人,那得多少核。这样时候我们就不能靠提拔这么多副总来做项目。那我们得让普通的员工也能做项目,首先我们认为,我们基于一个假设,普通员工现在已经足够能干了,他们有这样的能力,并不是说一定要提拔他们做项目。不,他们可以。   所以我们说有一些不同优先级的项目,我们可以选择普通员工来做。那做的时候他们没有权利怎么去调配资源?靠制度,流程。制度和流程决定公司横向沟通是否正常,这是一个挑战。因为这就意味着中国最传统的,对上负责制的管理模式,要慢慢地转变为现代企业,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对结果负责,对客户负责。这种模式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你级别再高,你不要来跟我说你怎么样,我们只看最后的结果,客户的满意度,对结果承担责任。所以以后考核模式就不再是单纯的职能考核模式下的上级考下级。以后的考试的模式还是上和下的关系,但这个上就不是上级考下级了,是上下游的关系。各位上下游是什么游考什么游?那就是下游考上游。这样一种关系下面,资源哪怕是级别被项目负责人高,他也不能因为行政职别高,使脾气说我不去了,你不来,如果因为你导致结果不好,那就是你承担责任。所以这种情况人人就开始对结果负责,这种模式是举证型管理模式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没有这种文化建立起来,你有了一个举证型的模式,但是还是在用对上负责,或者是对人负责的一种文化,那这种举证管理会碰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