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二十五集(下)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异军突起,横扫六国,完成统一大业。但是《三字经》告诉我们,秦始皇的皇位只传了二世,就开始了楚汉之争。那么秦帝国是怎样灭亡的?秦始皇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有人却说他是千古罪人。那么秦始皇倒底做了些什么事情?会让人们对他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呢?请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为了阻止秦国灭六国,六国子民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刺秦行动。那么在历史上,除了荆轲刺秦之外,还有什么人也参与过刺秦?这位刺客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又是怎样一步步实施刺秦计划的? 【钱文忠】实际上,当时的刺客远远不止荆轲一个。只不过荆轲比较有名。荆轲有个好朋友,也是燕国人,叫高渐离。也是一个非常壮烈的刺客。高渐离是个什么人呢?非常擅长击筑。是个音乐家,他非常擅长于打击乐器。他曾经在易水之滨,为荆轲送行。荆轲去刺杀赢政的时候,送行的人当中就有高渐离。高渐离击着这个筑,敲着类似于手鼓一样的乐器,唱出了千古绝唱。是什么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这个话不是荆轲讲的。现在很多人认为是荆轲讲的,不是的,是高渐离讲的。高渐离再送荆轲的时候,唱出来的。 后来荆轲刺杀秦始皇失败,高渐离始终牢记,自己这个朋友未尽的这个事业。但是呢,作为一个音乐家的名声太大了,非常有名。名声传到赢政的耳朵里,赢政就招他进宫表演。赢政也是个音乐的发烧友,非常喜欢音乐,就要听高渐离击筑。但是秦始皇是什么人啊?他手下有非常强大的情报网。他事先就知道,高渐离是荆轲的好朋友。当然秦王得防着你刺杀我,秦王都知道你跟荆轲的关系好,是生死兄弟。第二,荆轲来刺杀我的时候,你还在河边给他送行,你还称荆轲为壮士。秦始皇总觉得这有点不靠谱,对自己有危险。但是又实在想听高渐离的音乐,怎么办呢?这也只有赢政做得出来。赢政命令人挖掉了高渐离的双眼,把高渐离眼睛弄瞎。这样你不就是只能演奏你的音乐了嘛,你不可能刺杀我了嘛。谁知道高渐高眼睛是已经瞎了,但是他把他的乐器,原来一个筑,一个打击乐器,里面灌上铅。这个乐器变成一个很沉重的、很坚硬的一个武器。在演奏的时候,趁着嬴政非常入迷,听着高渐高的音乐,已经入迷的时候。举起这个灌满了铅的筑,击打秦始皇,希望能够刺杀他,当然也没有成功。 从今往后嬴政再也不敢接近这些六国的诸侯身边的人。被荆轲吓着了一次,最致命的一次,是被高渐离吓着了。从今往后,秦始皇就再也不见这些人。公元前的221年,也就是秦王政即位的二十六年,秦国终于统一了六国,扫平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纷争的局面。他用武力平定了天下以后,马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未来、当时说是未来,对中国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当然这个千古一帝,也做了很多后来受到大家批评的事。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