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二十八集(上)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两汉历时400年。在这段时间,中国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世界的文明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末天下大乱,出现了魏吴蜀三国相争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大家对三国相争并不陌生。但是《三字经》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争汉鼎”呢?最后又是谁统一了中国,成立了晋朝?而晋朝又是怎么衰亡的?南北朝分裂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两汉历时400年。在这段时间,中国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世界的文明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汉末天下大乱,出现了魏吴蜀三国相争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大家对三国相争并不陌生。但是《三字经》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争汉鼎”呢?最后又是谁统一了中国,成立了晋朝?而晋朝又是怎么衰亡的?南北朝分裂的格局,是如何形成的?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开国皇帝都是谁?他们是怎么争夺地位的的?而这几个朝代又为什么都这么短命呢? 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第二十八集。 【钱文忠】上一讲我们讲到,到了汉献帝,两汉400多年的统治就降下了帷幕。那么,在这两汉统治中国的400多年时间里,这当中固然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发生,但是有一些事件,我们必须放到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下去看,才会彰显出它的特别意义。在当时的西方,罗马帝国强盛。西汉时期,大规模开拓的陆上丝绸之路,就将遥远的罗马帝国,和遥远的东方的汉帝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一直有这个说法:东方传过去的丝绸,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为什么呢?太贵了。丝绸已经跟黄金等价,要按份量卖,一件袍子怎么卖啊?多少份量,这么卖的。把罗马帝国的黄金等贵金属,大量吸引出来。这个说法在学术界有争议,但是一直有这个说法。然而不管是不是丝绸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发生在东汉时期的一件事情,确实影响了整个文明世界的格局。公元一世纪,匈奴在汉军的攻击下,分裂为南北两部。整个的匈奴被击成两部,南匈奴后来逐渐跟中原民族同化,南匈奴跟中原混居,慢慢地混入中原民族。北匈奴向西退却,导致了一场民族大迁徙。匈奴往西跑,西边的民族再往西跑。这么一捋一捋往西打,强盛的罗马帝国,就是被这股巨浪冲垮的。 在两汉时期,还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影响极度深远的事情:佛教入华。相传,汉明帝有一天晚上,作了一个梦。梦见一个金人,就是一个金颜色的人、一个金人。顶上有白光,在宫殿之间飞行。第二天,汉明帝就把这个梦,告诉了大臣,问问他们:我这个梦是吉还是凶啊。因为在古代中国,有解梦的传统。作了一个梦,一定要搞清楚,它是吉还是凶。当时有一个大臣叫傅毅,这个人以知识渊博著称,他就跟汉明帝说,哎呀,陛下您梦见的是佛啊。于是汉明帝派遣郎中和博士弟子,出使天竺、到印度去,到印度去干嘛呢?无摹写佛陀的遗像,因为他想我梦里梦见的这个人,希望到印度去,能够把佛陀像带回来。后来汉明帝派出的使臣和天竺的高僧,所谓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了洛阳。他们带回来了一些佛经和释迦牟尼的像。而在洛阳就建立了中国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两汉以后,中国的历史进入了著名的三国时代。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汉末国运衰微,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已经成为一个傀儡。此时的中国又起战火,以曹操为首的魏国、以孙权为首的吴国和以刘备为首的蜀国,都企图一统天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但是《三字经》中为什么把为魏吴蜀三国的相争,称作是“争汉鼎”呢? 【钱文忠】《三字经》也是12个字,讲述了三国到晋,这么一段历史【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三国演义》各种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量的电视连续剧,都使大家对这个早就不陌生的三国更加熟悉了。我在这里也就不加铺陈,三国就不讲了。 我在这里只想跟大家解释一下,《三字经》这一部分,第二句话“争汉鼎”。为什么古人把夺取统治权叫夺鼎、问鼎、争鼎。为什么把确定统治权叫定鼎?把鼎给定下来。这里边反映出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些什么内容呢?我们知道,根据《史记》的封禅书:“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大禹的时候就铸了九个鼎,后世也发现了。比如商代的这些大鼎,西周时期的大鼎,这些都是王室的宝器。也就是说,这种大的鼎,有好多鼎,只有王室才有权拥有和使用。久而久之,宝鼎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宝鼎成了镇国的重器。一个国家倘若保护不了你的鼎,倘若你的鼎丢失了,倘若你的鼎被别人抢去了,那就等同于国家灭亡。所以鼎就有了一个象征意义,大禹在传说当中,曾经收集天下的铜,铸了九个鼎,每一个鼎代表一个州,所谓的九州。 那么据说,夏朝末年,夏桀无道,商汤灭夏,我们前面讲到了。那个时候,夏朝据说也有九个鼎,这个鼎怎么回事,大家知道吗?自动飞向商都。这是民间的传说,那也就说明商汤革夏命,顺应天意。连鼎都自己飞过来了,都不用抢。而后来的商纣王荒淫无道,周武王伐纣,这九鼎又归了周。当时的传说,每一只鼎要九万个人才能运动。所以周武王就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才把这九个鼎运回了都城镐京。 到了春秋,周定王的时候,我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