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二十九集(上)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西晋灭亡,东晋退首长江以南,中国再次南北分裂,进入了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但这四个政权都是短命的,加起来才一百多年。那么北朝的情况又如何呢?五胡十六国的混战之后,鲜卑族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但是《三字经》中为什么称北魏为北元魏呢?这个元字包含了一个什么重要的历史事件?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西晋灭亡,东晋退首长江以南,中国再次南北分裂,进入了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但这四个政权都是短命的,加起来才一百多年。那么北朝的情况又如何呢?五胡十六国的混战之后,鲜卑族统一了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但是《三字经》中为什么称北魏为北元魏呢?这个元字包含了一个什么重要的历史事件?北魏后来是怎么分裂成北周和北齐的呢?晚唐诗人李商隐有一首诗就叫《北齐》:“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那么诗中的小怜是谁?而玉体横陈又包含着一个什么样的典故呢? 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二十九集。 【钱文忠】上面一讲,我们讲完了《三字经》对于南朝的描述。北朝,《三字经》是这样来讲的:“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三字经》这段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一个样子呢?公元439年鲜卑族里边有一个世族(鲜卑族底下有一个世族)叫拓跋氏,他所建立的魏国。这个魏还是曹操的曹魏的那个魏是一个魏,他所建立的魏国统一了黄河流域,隔长江、也不一定长江,就隔长江一带和南朝对峙。为了避免和中国历史上其他的魏朝这样(因为历史上还有其他的魏朝),为了避免和它相混所以这个朝代我们叫北魏。那么问题就来了,北魏就北魏了,为什么在北和魏中间会加入一个元呢?叫做北元魏呢?这就是《三字经》不可及的地方,它很简单,但是用词经过斟酌。每一个字的使用,都经过作者的考虑,当然也可能经过在流传的过程当中别的学者的增订或者完善。就这一个元字,就透露出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告诉我们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一次著名的改革,这是什么改革呢?北魏孝文帝改革,就这一个元字,就是要给我们讲这次改革。孝文帝是公元467年到公元499年(在位29年),公元471年孝文帝继位,随着他慢慢长大,他就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孝文帝首先明确规定官员的俸禄。原来官员的俸禄北魏没有什么规定的,你自己拿吧,但是孝文帝给他制度化,严厉地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这样一来,北魏的国力开始强大。孝文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人,他为了巩固统治,他已经明白,必须改变鲜卑族的某些落后的风俗,必须吸取当时中原王朝、也主要是指汉族,他们的先进的文化。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