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案例解析(二)

讲师风采
王伟国
讲师简介:
王伟国,现为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研究一处处长、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法学博士,曾在基层人民法院工作十余年、借调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工作八个月。
视频简介:
本课程由中国法学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研究员王伟国,以案例解析的方式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要讲述了三个方面:一、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催生了食品安全法;二、食品安全法吸取了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三、《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的情况。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们可以看看三鹿集团出现问题走向崩塌的一个过程。从1956年,就是当时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的幸福乳液社,发展到品牌价值将近1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三鹿用整整50年的时间,然而从一个年销售收入亿元的企业走向破产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其实从2008年5月17号三鹿集团高层接到产品出了问题的报告,从那时候算起来的话到9月12号,三鹿集团的石家庄的企业被查封,这100多天也是这个集团真正的生死抉择期。2008年的最后一天三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文华和集团的原副总经理王玉良、杭志奇,原事业部部长吴聚生一起就站在了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席上,历经了长达14个小时的庭审,这次庭审展现出三鹿集团由出现问题到走向崩塌的全过程,可以说其代价之沉重,教训之惨痛令中国企业界乃至政府部门都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议程安排,2008年10月就是要到《食品安全法》进行三审,按照我们国家一般法律审计程序,如果法律草案到了三审阶段,通常的修改就比较小,大多数时候就表决通过了。但恰恰这个时候发生了三鹿奶粉事件,这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有关同志每天都在看报纸,关注这个事件的进展。媒体报道中反应的问题,草案里如果没有规定的就马上加上一条,当时天天跟踪把这些漏洞都给补上。后来针对三鹿奶粉事件从8个方面增加规定,堵住了可能出现的法律上的漏洞,因此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所做出的这些规定就成了《食品安全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