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水利惠民生(三)

讲师风采
丁德章
讲师简介:
丁德章,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安徽合肥人,经济学博士,美国IREX高级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理论、对外经济贸易、农业经济、企业改革等方面。学术成果: 《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国……
视频简介: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水利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悠久的历史,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水利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充分高度的肯定。当前基层水利设施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善这种状况有什么对策及建议,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丁德章就这些问题为我们做了详细解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五)农村基层水利设施建设模式尚未真正形成 当前经营体制对农村基层水利设施建设不太有利。现在村长和村民组组长说话没有太大影响力,农户的土地分散成多块,这两种原因对水利建设造成一些困难。 如何有效克服这两个方面的障碍,使农村基层水利设施的建设能够形成模式或者是多种模块,供大家仿效和选择。尽管有这些方面的建议,但是不多。事实上真正的农村基层水利建设设施的模式,还没有形成,这对农村基层水利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影响。没有看到从根本上解除这种问题的可能性。 (六)政府缺位或不到位的原因 现在观念开始转变过来,或者是已经基本到位,但是过去不一样,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各级”,指的都是城市,社会保障也是针对城市,没有农村。对于农村都是农民自己管的。文革期间,学校小学都下放到生产大队了,小学老师的工资都由生产大队发。 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基层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就可想而知,有的是农民自己来解决,或者说县里面有一点点的补贴。主要是大江大河治理,重点水库建设,农村的水利建设基本上是农民自己的事,改革开放以后认识上面的误区逐渐得到了扭转或克服,对农村基层水利建设也开始投资了,但是还是不到位,没有真正给它提供资金支持,这个也是形成了基层水利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政府应该积极投入,因为水利很特殊,它是弱势产业,国家应和全世界发达国家一样保护弱势产业。加入WTO以后,在农业水利建设方面不受指标限制,政府应该加大投入。 农业如果不稳定,出现的问题是可大可小的。不光会影响到经济建设的问题,甚至于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农业又属于准公共产品或者是公共产品。既然是公共产品、公共部门,国家要加大投资更是应该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