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与未来(四)

讲师风采
王浩
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讲师简介: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工,博导,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水科院科技委水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兼任全球水伙伴(中国)秘书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
视频简介:
我国水资源的自然禀赋并不是太好,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础性问题。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以及极端突发事件问题突出,当前最迫切的工作是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中国的水资源现状如何,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水资源问题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所长王浩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未来水资源的应对战略分四个方面,首先谈一下国家水网工程,从国际背景和战略需求来看,国际上也都搞这些事情,这个国家层面来看,我们有了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省级层面,像山东、山西15个省区都搞了这个省级层面的水网工程,从区域实践来说,像引汉济渭,泰安的调水工程,太湖的调水工程,那上百个之多。 先看一下国际发展现状,为了解决中西部洪水和西部干旱问题,美国计划从中部的密西西比河调水到西部的科罗拉多河,构建国家水网体系,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个黑颜色的线就是美国规划的调水线路。再看澳大利亚,这是昆士兰州的水网,水网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多元化,对气候的适应性要提高25%,再有就是强调它的连通性,整个渠道、管道、运河的长度超过2万3千公里,再有就是饮用水管网要达到无所不至,再有就是工程的安全性,要求正常运行25年,这是水网的一些设计特征,水网要求水域要连通,水源要分区,疏水管线要连接完备。 再看看这个以色列的情况,从1953年到1964年以色列历时11年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系统,多种水源统一配置和调度系统,国家严格管控水资源的制度体系,由于以色列它是这个干旱区,蒸发量特别大,所以这套系统是建在地下的,深埋在地下是一套地下管网系统,系统要求做到开放和扩展,同时使用了一些前端技术,在经济上也要求尽可能的合理。右边这张图就是以色列水网工程的这个框架,从北到南覆盖全国。 咱们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和人口产业布局不匹配对国家水网的建设也提出了迫切需求。国家水网工程可作为国家水利改革和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抓手,社会发展水利基础的支撑能力,水网可以说是一个综合体现,同时还能履行现代社会水利管理职能,它可以作为一个系统平台,也是现代经济社会系统,四大基础性的网络之一。像这个现代的城市都要求有交通网、信息网、电力网再加上水网。这是现代大城市,现代经济社会系统四大基础性的网络之一。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建设一批骨干的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江河湖泊的水系连通,全面的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这就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东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和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通,构成了中国中部地区水资源三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这是省级层面,山东省的情况。山东省的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思路,明确形成了省级水网、区域水网和局域水网三级的水网格局。山西省提出了两纵十横,六河连通,纵贯南北,横跨东西,多元互补保障供应,丰枯调剂,结构合理、稳定可靠、配置高效,这是山西水网的这个总体思路,两纵十横。在各省来说,实施主要的调水工程已经干了15个省了,调水的总规模将近400亿立方米,这张图是全国15个省区建设省级水网一个示意图。 再看区域上的一些,比如引汉济渭,就是打穿秦岭,把秦岭南部的丰富的长江、汉江,长江最大的直流汉江的水穿过秦岭调到缺水的关中平原,从汉中,汉江上游调水到关中地区,对提升关中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构筑全省水资源配置平台,支撑全省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项工程有两座大型水库,两座电站,两座泵站,一个隧洞,分两段打,完了一个水网组成,这是这个引汉济渭的一个受水区,是关中城市群,包括54个市县区,土地面积5.5万平方公里,预计到2020年区域人口接近3千万,城镇人口达到1800万,它是关中平原,宝鸡、咸阳、潼川、西安、渭南五个地市联合供水,同时通过黄河的洹水对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也有很大的好处,榆林和延安用水不够,现在黄河的水又受总量控制不能多用,通过引汉济渭,从渭河给黄河多一点水,这样子榆林和延安也能从黄河里边多取一点水,拿引汉济渭的水还给它,这样一个水量置换。像榆林和延安是陕北能源重化工的基地,这个引汉济渭系统为了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保护生态,到2020年规划调水是10亿立方米每年,2030年调水15亿立方米每年。引汉济渭工程的这个引水隧洞达到97公里长,最大的埋深2千多米,2012米,在世界上还是比较罕见的,超过了现有工程设计的规范,工程难度比较大。世界上单项长度第一的隧洞是芬兰时赫尔辛基的调水工程隧洞,总长120公里,最大的埋深很浅,才100米,世界单项埋深最大的隧洞是中国的锦屏二级引水隧洞,最大的埋深是2525米,但它的长度又不够,才16.7公里,咱们现在引汉济渭这个长度是相当长的,到100公里左右。 这个是泰安市的地市级的现代水网的一个建设方案,分一轴十县八横四纵,这么一个总体框架,一轴是一个外型轴,十条线路联系十个支流,八横四纵,互相连通余缺互补,这些水网都是三网合一的,就是防洪排涝网、供水网、生态用水网,这些网功能是统一的,联条的。这是太湖的这个河湖连通工程,加快太湖的水动力的循环周期。这张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