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总体布局的第三个方面就是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中国现在开始形成了一个经济强国,我们要建设一个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首先强调的一点是要增强全民主导文化创造力,有了文化创造活力国家发展、文化的发展才能有一种内在的动力。从十八大报告来看,我们在文化建设,这次特别有新意的地方就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去我们强调的是核心价值体系,讲的是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还有八荣八耻,那些都是一些更原则的要求,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原则性的要求,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就有了更紧密的联系,让那种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通过价值观的明确进一步与人民的生活贴在一起。
这一次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次,一个是强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与我们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连在一起的。第二个层次强调的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个强调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可以是强调的人类文明的一种传承和体现,在我们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要强调人类的文明和共同的走向。第三个层次说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个我们可以看成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一种强调。这三个层次构成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叫核心理念。我们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就可以围绕这样的一种价值观形成相对规范人们社会行为的一种体系,使人们的社会活动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价值要求。
文化性的东西它不仅仅给人们提供娱乐,文化对一个国家来说,假如说制度是钢筋,文化就是水泥,每一个社会成员是一个独立个体的时候,文化就是一种纽带,他要给人们的行为提供最基本的社会导向和价值要求,有了这样的价值观、导向和要求就非常明确了。
过去我们始终在价值观方面,中国人有没有价值观?应该有价值观,到底价值观应该是什么,始终无法形成一种共同的认识,这一次十八大在这个问题上明确了,这应该说是我们全党全社会的一种共识。
接下来十八大报告就特别强调了要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市场靠政府,文化产业主要靠市场,但是无论靠政府的文化事业,还是靠市场的文化产业,除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同时要反映社会的价值导向,反映社会的要求,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所以要通过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把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们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整个文化的发展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要建设文化强国,主要提高文化软实力。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讲一个国家强大的时候,除了讲科技、经济、军事,恐怕就是讲文化了。文化就是一种软实力,而且这种文化性的东西,一个国家对世界能产生久远的影响,除了经济军事加科技之外,可能产生更久远的就是文化。
我们中国在走向世界,我们给这个世界应该提供一些什么样新的理念,就要通过我们文化的不断创造,通过我们的价值观去对这个世界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理念、新的认识。我们提出自己的东西,不是与其他的国家,也许是西方国家产生对抗,这是我们自己对世界的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形成的一些新的认识,新的理念。这是布局的第三个方面。
4.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
布局的第四个方面就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它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创新社会管理。强调这两个内容,社会建设的意义就是经济建设的成果要通过社会建设更多的转化到民众身上,如果社会建设跟不上去,那我们的经济成果更多的体现在国家强大上,你看我们国家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年发展的很好很快。别说跟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比,就是跟发达国家比应该说这方面也可以一见高低了。但是我们的发展的成果怎么样更多的在社会中体现,那么就要通过社会建设把这个成果体现在人民群众的身上。社会建设民生的改善内容很多,尤其在人们温饱逐步解决以后,更多的可能要享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这种受教育的机会也是人们生存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可能也衡量着一种发展的尺度。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这一次我们强调文化建设的一个内容。而且强调了教育要体现公平,教育的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的体现,这次十八大报告强调的内容就是要在教育上做好更多的工作,强调了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回头想,我们这么多年来强调不断提高人们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其实都要通过教育去实现的。而且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包含着这种素质的提高,要从更长远利益看,我们讲的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国家的发展才会有后劲,这是一个层面。
然后就是强调推动实现更高的就业,就业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挺大的问题,我们目前每年新增就业人口有2500万,相当于澳大利亚的国家的人口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情况来看,还有一点就是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特色道路一个外部的特征就是通过和平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崛起。我们强调和平发展道路是顺应时代潮流,也是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是尊重世界多样性的一种体现。走和平发展道路,强调的就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实现自身发展,同时也通过我们的自身发展推动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当今这个世界,各种道路各种制度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十八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世界各国只有一个世界,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社会制度是各个国家自我的选择,每种道路每种制度都有自己的经验。不同的道路不同的制度各有各的经验,也各有各的特点,不同道路,不同的社会制度,要求同存异,相互比较,相互借鉴,然后在比较中去展现优势。
我们提出和平发展,提出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改变了过去对立的认识,强调求同存异的新理念。只有一个世界,只有一个地球,大家都要发展,发展就要有和平,发展要强调和平性,发展就要合作,发展还要强调合作性。发展还要实现共赢,我们强调发展的共赢性,我们强调发展的和平性,合作性、共赢性,是适应今天世界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也是我们给当今世界发展提出的一种新的主张。
各种社会道路,各种社会制度它到底适不适合自己的国情,到底发展怎么样,在比较中展现优势。我们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历史发展做出的选择,同时我们也尊重其他的国家对自己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在和平发展中去展示各自的优势,这是第二个问题,我们就讲这么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推进
第三个问题我们谈一谈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和推进问题,现在我们学习十八大报告,领会十八大精神,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统一思想,把我们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把我们面临这些问题,解决的更好一些,让我们的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在讲这些理论的时候,大家会有一种感受,就是说我们往往的就是理论都讲的很到位了,但是往往实践中跟理论讲的经常出现错位。这个时候就说我们讲的理论为什么实践问题有的时候解决不好呢?我觉得我们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相结合。但是其实理论它不直接对实践产生影响,对实践直接产生影响的是什么呢?是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体制机制,还有领导干部的行为,这些东西才每天对实践直接产生影响。要说这些东西对实践产生影响的。
我们平时总是学习理论,理论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一个意义,它要给予我们整个事业的发展要提供合理性,提供合法性。因为你的道理说通了,你的事业才能推进下去。除了这个方面作用以外,理论还有一个作用是什么呢?它给我们大政方针的制定,给我们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体制机制的调整提供基本依据,提出新的要求。
要说理论都没什么问题了,为什么实践中有一些问题解决有时跟不上来,那一想就想到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需要一个过程。新的要求明确了,怎么去调整这些东西,就往往这就是做实际工作领导干部的事情。所以我们强调领导干部学习理论,就是要明确我们的要求,那对我们这种新要求要把握好,然后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体制制度上的不断的调整和改革。
因为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是我们党的大政方针的执行者,落实者,是体制机制的运作者,问题在哪里?应该是很清楚的。明确了要求,就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为了讲领导干部去学习理论,道理和意义都在这里。
(一)发挥党的独特优势
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推进,我觉得首先一点要发挥好党的独特优势,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我们事业的根本保障。所以十八大报告在最后肯定要强调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你比如说有理论优势,有队伍的优势,有组织优势,还有从革命到建设到改革这种治国理政的积累的一些经验优势。怎么把这些优势发挥好,这需要我们要不断的去总结,不断的提高认识。我换一个角度去讲,人类的政治走到今天,我们都知道都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也就是法治政治。我们党为什么强调科学执政,依法执政,这是顺应时代的一种要求。在一个民主政治、法治政治推进的过程中,政党政治成为民主政治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国家的政党,民主政治首先体现在政党政治,政党政治又多种多样,有一党的,有两党的,有多党的,经常听人说一党好,两党好,多党好的问题。其实我觉得一党有一党的优势,一党也有一党的弱点。两党多党有它的长处,两党多党也有它致命的不足。一个国家到底形成了什么样的政党结构,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我们中国九个政党,本质上又是一党执政,八党参政,这是历史形成的。这样的政党结构优势在哪儿?还有什么弱点,先说优势。在一党执政的国家里它容易使社会精英,社会优秀人才往一党里进,往一党周围靠,因为社会优秀人才,社会精英都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我们中国共产党现在是8260多万共产党员,我们再想到我们通过民主党派,社会组织又联系了团结和社会方面的社会精英,加起来的数量不少,反正我觉得我们不敢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所有的优秀人才社会精英都在共产党内,或者是被共产党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说,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优秀人才真的都在共产党内,真的都被共产党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这么多的优秀人才,涌进一个党内,团结在一个党周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中国的这块土地上这样的党做不成,干不好的事,换了谁恐怕都不行,换了谁恐怕都很难。那这样的政党其实是把社会优秀人才集中在一起,带领整个社会去建设,去发展。如果这个优势发挥好了,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特别大。看看我们中国这几年的发展变化,应该说这个优势发挥的真的很好。
有优势也有弱点,弱点在哪儿?我觉得一党做大,做成这么大,就带来一个问题,监督问题,谁来监督呀?我们过去强调民主党派跟我们共产党要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的机制,那么这个东西也有它的作用,但是当我们党成为这么一个大政党的时候,更多的一点要靠自我监督,自我监督,自己监督自己难度很大。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自己创造出一套自己看好自己的这种制度和机制来,从历史上看,这个历史上就没有一个大党,一个大的政治集团长期能把自己看好,两党和多党不一定把自己看的很好,但是毕竟看的还有可以的,有的还可以。小的一党也倒有,新加坡,新加坡党自我的约束还不错,有人也说学习新加坡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我觉得那些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但是新加坡的党我觉得不可能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一个榜样,因为情况太不一样了,新加坡就那么大的一个地方,人口就那么多,有的时候我开玩笑说,那个地方的领导者如果记忆力好,国民搞不好认识一半,因为成天的见面。
我们中国这么一个大的国家,这么一个大的党,肯定有一套自己的东西。那怎么去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自我约束机制,自我对自我的监督机制,这件事正在考验我们的制度和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很多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的新要求,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制度不完善,有的时候权力导致的腐败现象,包括一些权力滥用,有一些现象就难以的避免,我们还要加大惩治力度。这件事正在考验我们的智慧,也正在考验我们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么一个政党,集中和团结的中国的绝大多数的优秀人才,力量强大,责任也强大,而且这样的党有一个什么样的特点呢?我觉得这个党外面的压力越大,这样的党越团结。挑战越多,本色体现得越好,能够毁掉这个党的我看只有两件事,一个是信念的丧失,另一个就是腐败现象蔓延,这两件事说白了其实是一件事,怎么去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强调的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其实就是想办法把优势发挥的更好,把弱点抑制住。
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党的建设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强调什么呢?我们科学的建设有科学的理论,推进的过程中要有科学的办法,要有科学的制度,这样强调什么呢?要尊重社会发展的规律,要体现新时代政党的一种要求和特点,这是第一点。
顺便说一说两党和多党的优势,两党和多党的优势就是相互看着,没有事给你找事,有事我恐怕跟你争。那弱点在哪儿,恐怕也在这儿,不同的精英分成了不同的团伙,各有一套主张,你要实现主张必须是获得权力,获得权力在当今世界基本上都是用竞争上岗的办法解决的,竞争上岗从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那谁票多就是谁的,谁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二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十八大来看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我们叫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它是我们实践上形成的新认识,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它是近十年来我们整个理论创新的一个集中的体现。包含着十年来就是从十六大以来,十年来我们所有的理论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它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呢?它的内涵是什么呢?就是那四句话。发展是第一要务,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的一种精神实质,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肯定要把握好这种内在要求,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特别的强调了四点,在发展前面说了。
这里面我想说一下核心的立场,这次叫核心立场,就是以人为本。从发展的角度看核心立场,意味着什么?发展要维护整体利益,发展要协调好群体关系,发展要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所以这个以人为本要以整体为本,同时要协调群体关系,要强化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个体的权力更多的被伤害了,其实整体的体现肯定就不到位了。从执政理念上来说,我们强调以人为本,那意味着什么呢?人在我们社会生活中不再用阶级区分,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劳动人,群体我们也不再通过阶级划分去强化他的亲属远近,我们每一个群体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大家都是劳动者,都是建设者,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有利益上的矛盾靠制度去解决,有社会冲突,有社会问题我们靠民主法制去解决,强调以人为本意味着什么?要把我们国家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推向民主法制的轨道,要避免在走向斗争那么一种路子。
所以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它也是提升执政理念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去总结经验,去进一步的丰富理论的过程。我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促进事业发展,用事业的发展去凝聚人心这应该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目的。
(三)不断完善制度和机制
第三点我觉得我们要不断的推进我们的制度和机制的完善,我们经常感觉到我们好多事说了,一落实的时候就变样了,那就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做事的制度和机制要不断的去完善。
制度和机制其实就是做事的规范和做事的规程,从做事的规范规程来看,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个是总结我们的工作经验中去完善,还有一个制度完善是在堵漏洞的过程中去完善制度。也就是在纠正偏差,纠正失误的过程中去完善制度,制度的完善有的时候说设计,我觉得设计出来的制度往往不一定有效,从总结经验的角度完善的制度,通过纠正偏差,纠正失误完善的制度,在实际运行中特别的有效。
我这里面举一个例子,我在香港媒体上看到了一件专门讲中国村民自治的事,它不是说我们村民自治搞不好,它不做评价,它就讲一个过程。我觉得这个过程跟我们的制度完善特别的有关系。我们中国农村现在普遍都实行村民自治,有一个村子的村民发现什么,你别看村委会的主任是大家选出来的,一旦他的权力到手,他的公章拿到手里面那就不是他了,根本也不对选民负责,也不向选民汇报。这个村子的村民就提出问题来了,选不选有什么用,选出来了什么事也不跟我们打招呼,也不跟我们汇报,再选村委会主任的时候,这个村子的村民跟上级政府提出一个要求,分权,不分权我们就不选了。上级政府说那你分,怎么分都行,农民来了一个实在的,搞了把快刀,磨了磨,把公章一切为五,给它切成五块,让五个选出的委员人手一块,这可真叫分权。这一分权发现了什么问题,过去章可以到处乱盖,现在基本上盖不成了,因为有一个人盖不高兴,经常有人不高兴,通过这个事你可以感受到什么,制度的完善,尤其是权力运行的机制完善走到今天,有个事始终没解决好,权力一旦过分的集中肯定专政,权力一旦过分的分散肯定扯皮,所以我们共产党讲民主集中制,个人领导和集体相结合,就是有道理的。在实际中怎么样进一步的去形成一套制度才好。回到农民这儿,这个事干不成了,干不成了,要完善制度,怎么完善呢?他先提出一条叫三个人要盖你就必须盖,这叫少数服从多数,我经常想如果跟农民专门的去讲民主,讲理念他不一定理会你这些事,但在实践中还真能找到民主的真谛。
所以尽管有人对我们村民自治,包括我们社区自治有一些微辞,但是我觉得这是中国民众学习民主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十八大报告在讲到基层民主的时候,也特别的强调了要不断推进我们基层民主的发展,因为基层民主是我们中国政治民主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这种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训练,其实人们就会形成正确的民主观念,怎么去运用民主的问题,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个问题,这是需要纠正的。
好了,回到农民这儿,再强调三个人盖我就不盖,三个人要盖不盖,你要把那块拿回来,这叫什么呢?这叫违规成本,这个违规成本不低呀,你说那一块好不容易的到手,再交那太可惜了。所以从人类政治经验来看,不断完善制度,除了堵漏洞还有一条必须跟上来,要适度的不断的提高违规成本,维护制度的权威性。没有违规成本的制度,定不定都行,定了大家不当事。
所以你就想想,我们有不少的制度定了为什么大家不当回事,原因挺多,我觉得恐怕违规成本太低是一个事。你要不断的违规,提高违规成本,制度的权威性才能跟上。别的不说,就像我们中国现在这个城市到晚上了,马路杀手少多了,为什么?违规的成本提高了,制度的成本提高了。过去为什么多,因为违规的成本太低了,是这样的例子有的是。这是第三点。
(四)做好思想理念的普及工作
第四点我们就要做好思想理念的普及工作,我觉得道路的背后它包含着就是思想和理念,我们对一条道路的认同,除了说道路带来的一种现实利益之外,更多的要对一种道路背后的理念和思想认同,资本主义道路走到今天,我觉得恐怕一些理念,思想观念在西方世界挺深入人心的,为什么?思想理念对它道路的认同起了很大的支撑作用。因为我们觉得让这种思想理念深入人心,深入生活,人们对道路的这种认同性和坚定性就会增强。
还有这些理念和思想逐步变成一种准则和规范,那对我们推进事业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意义。人们理解了道路,思想理念,我们党委、政府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就容易被人们所理解,也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还能容易形成一些共识和看法。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我们这个党,我们这个国家在思想理念普及,在宣传方面应该说下工夫是很大的一个政党,但是我觉得我们有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工夫,效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所以我经常感觉到,我们把很实在的一些内容,包括我们讲道路,讲理论,讲制度,很实在的一些内容容易给它讲虚了,讲空了,讲飘了,没有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感受。所以这一次十八大报告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它是仅仅的贴近社会发展的一些问题,贴近人们的感受来,所以这样的影响就大了。所以我们的思想宣传,观念的普及怎么能更好的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去下工夫。我想宗教在这个世界上影响挺大的,包括在中国现在都有挺大的影响了。好多人都说我们共产党过去有的时候说的好多事有点空了,空话多,其实哪一个宗教的空话套话都一大片,但是在传输的过程中它的大众化做的很到位,往往结合听者面临的困惑,烦恼,包括一些疑惑,就提供精神安慰和提供精神支持,我觉得什么是人文关怀,心理的疏导,真的是很到位的,这本来也是我们共产党的强项,好像我们这个强项不怎么强了。所以我们在做思想工作,我们叫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能不能在这方面体现的更好?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还特别的强调了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其实这个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我觉得还真是宗教做思想工作的方式,我们应该把这个可能用的更好。我把宗教事业跟共产党事业比较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两个事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要把这个事业从小做大,从弱做强,做强做大再守住一摊,必须有一批人对这个事业的忠诚达到一个程度,必须要有热情和奉献精神。宗教没有精神,没有热情,没有奉献精神,那能做成这样吗?大家都跑到宗教里面捞钱,立马变味了。
我们共产党的事业做到今天这么大,如果没有一大批有忠诚,有热情,有奉献精神也不可能这样的。但是我们在做的过程中我们也感受到有一些人把我们讲的忠诚,信念当成说辞了,这个要解决的,不解决这些东西在一些人身上退化了,怎么消失的,都不知道怎么消失的。一个社会如果拼命的让大家挣钱去了,没有一点高尚的东西引导这个社会进步了,有的时候这个社会怎么退化都不知道怎么退化的。
在我们国家不太强大的时候,来自外面的冲击是物质的力量,就看是怎么生活的。当我们国家在强大起来的时候,我们的民众好像不那么缺穿,也不那么缺吃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来自外面的冲击是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价值的力量。我们所面对的西方他们的强大,我觉得除了经济军事加科技,思想文化力量真的很强大。我们中国也在起来,我们也在走向世界,我们没有强大的思想力量,文化的力量肯定不行。所以我们体会一下胡锦涛总书记为什么强调文化软实力问题,我觉得我们国家也好,社会也好,单位部门也好,我们需要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好的工作条件,也需要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好的工作条件,也真的希望人们的工资越来越高,但是人们的生活条件越好,工作条件越好,其实越需要有精神上的归属感。这种精神归属感往哪里找,既然中国不是一个宗教引导社会的国家,那么这种精神的归属感应该往主流思想文化上引,一旦随着我们的事业发展,随着我们的文化不断的增强,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一旦有了这种精神和归属感,那个局面肯定会大不一样。
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问题,我们去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我觉得今天我们更多的就做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我觉得更多的是我谈的我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在学习中参考。讲体会有深有浅有浅有对有错,不合适的地方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