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成长—学会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四)

讲师风采
林巨
讲师简介:
林巨,家庭教育和心灵成长导师、花径美德工程创办人,著有《遇见好老师》、《养心书》、《教育的智慧》等多部教育著作。
视频简介:
和自己的心一起成长,就是要我们放下忧虑,紧张,烦躁,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但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有太多东西蒙蔽着我们,直至找不到原本简单快乐的自己。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如何让生命之路芳香馥郁,让自己宁静从容?敬请关注本集视频,听花茎美德工程创办人林巨老师带我们找回生命成长的价值与意义,找回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快乐。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下面讲第四节,好这个时候我们讲讲生命成长的价值和意义。刚才可能有的伙伴已经认识到了不容易,我也讲了很多原因,为什么不容易,我为什么要干这件事情呢?这是大家一定会问的一件事情,真的要改变习惯不容易,要直面自己的内心需要诚实和勇敢,有的时候简直是痛彻入骨。为什么呢,有一个家庭啊,也是我的老学员,妈妈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医院的主治大夫,老公国家部委的高层领导,这是一个什么家庭呢?我们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功成名就的家庭,但是他们为什么认识我呢,因为他们首先对孩子的教育出了很多问题,大家也知道花径是做生命教育和生命成长的,很多人通过教育这条路走进我们的成长之路,这个妈妈也是一样的,她来找我的时候,她说林老师她的孩子已经不上学了,那个时候初三不上学了,每天找理由,妈妈我生病,妈妈我想睡会儿觉,妈妈我今天不想去了,不上学。如果你实在逼他,那个孩子拿着两个菜刀,我要跳楼,谁敢,他在家干嘛呢?打开电脑天天上网,天天玩游戏,不上网了出去跟一帮同样是不上学的孩子,上网吧啊,等等的,他妈妈根本一点办法都没有,我说你们怎么对孩子的,她后来知道了,她说林老师,你说我们怎么对孩子的,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举个例子啊。 比方说孩子包饺子了,我们鼓励孩子包饺子,那孩子就包饺子了,给我们鼓动的将,孩子包的饺子可想而知,饺子包得不好,煮出来了,那孩子包得不好的饺子,我和他爸爸两个人动都不动,这是一个小细节对不对?就孩子包的饺子碰都不碰,动都不动。我不想多说别的了,批评、指责、责骂那就别提了,就这些事情,孩子第一次包饺子,包的饺子不好看,出来以后,他们俩阴着脸根本动都不动那个饺子,可以想像他们给孩子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我说你怎么这样对孩子。她说林老师,我们从小爸爸妈妈不就是这么对我们的吗,批评批评,考得不好了批评,考得好了不要骄傲,对不对啊?跟别人吵架了没礼貌,是不是啊,要想点自己的东西说虚荣自私,不就是这么长大的吗,我们以为就应该这样教孩子啊。我说你的老公呢,我的老公更是这样子的,他爸爸从小就打他打大的,我说你现在呢?这个妈妈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语言,他说林老师我们是在那种很不好的教育里面长大的,但是林老师很不幸我成功了。多经典的语言,妈妈特别睿智,我的老公更是在那种恶劣的教养环境之下成长,但是他更不幸他也成功了。所以我们以为这样的教育就是好教育,我们就把它用在孩子身上,很幸运我们的孩子失败了,很经典的语言。对啊,你知道问题才能改啊,很多人以为我的孩子考100分了,教育就没问题了,可笑至极啊,那个虎妈还有狼爸在我看来,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可笑,不还有两个字可怜。可能说可笑不合适,可怜啊真的是可怜。 那个妈妈开始变化了,重走生命成长之路,她变了很多,她7月21号就北京那个下大雨那一天,为什么能记住那一天,就是她那天,她说林老师我特意来北京,我今天要请你吃饭,我说好请我吃饭,我以为又有什么事情要请我帮忙,我一看他妈妈,妈妈年龄跟我差不多,大概是我不知道年龄啊,50岁左右吧,她见到我的时候是45岁左右见到我的,五年前,那个时候她看起来像60岁,那个45岁的人看起来像60岁,那天我见她一面我大吃一惊,你是不是去做拉皮了,你是不是打针了,哎呀年轻得不得了35岁,我跟她大概有几个月没见了,她经常听我的课,我说几个月你就变成这个样子,林老师,她说林老师你这话说的不对,我跟你可不是几个月了,跟我几年了,我说也倒是,她说我在这几年,这几个月一下子爆发了,一下子成长了,她说林老师现在孩子也特别好,孩子自己选了一个学校,在大连的什么什么学校,准备去上学了。最重要是林老师我和我老公的关系现在特别好,以前我们俩就是两张皮,什么叫两张皮肤?就是活死人行尸走肉一样,上班了、上班了,见面了打个招呼吃个饭吧,睡觉吧,就这样子,家里温度冷的不得了,什么时候两个人沟通啊,为了孩子大吵特吵的时候才开始沟通,就这样的生活环境。现在林老师我老公刚给我买了一辆车,他每天带着我去这个地方转那个地方转,很幸福的样子就过来了。 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什么事情呢,为什么讲这个案例,我要跟大家讲事业的成就和内心的成就不是一回事情,你看一开始这个家庭,著名医院的主治大夫,国家部委的高层领导,功成名就的家庭,但是家庭的气氛是那个样子的,就是很冷很冷。或者不说冷吧,没意思,各位啊,事业的成就和内心的成就是两回事情,为什么?事业的成就经常是向外要,内心的成就是什么?自己的。心理学的相关系数,这件事情会引起这件事情,这叫相关系数,我可能跟大家说事业成就不等于内心成就,两者的相关很少,我不能说它们是零相关,但是真的关系很少很少。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