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工作实务漫谈(三)

讲师风采
沈黎萍
讲师简介:
沈黎萍,女,1972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共中央党校机关党委副书记,法学理论专业和公共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994年7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毕业后到中央党校工作,历任中央党校团委副书记、书记,机……
视频简介:
党支部作为党的社会基层组织有重要的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靠基层党支部去落实,党的纲领和目标要靠基层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去实现。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支部工作呢?中共中央党校机关党委副书记沈黎萍将围绕党支部工作是什么,党支部工作做什么,党支部工作怎么做三个方面给我们做详细的解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2.发展党员工作 在一个党支部里,党员是构成党支部最基本的要素。党员的素质如何,关系党的整体素质和作用发挥。就是说,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的不是取决于数量,而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党支部在加强日常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的同时,发展党员工作是支部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工作。按照中组部要求,要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优化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大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力度,重视在高知识群体、在大学生等领域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也要积极做好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党章要求,发展党员,必须把经过党支部。党支部要严格按党章规定履行入党手续,牢牢把紧“入口”关,谨防把不够条件的人拉入党内。 二、党支部工作做什么,具体阐述党支部主要工作内容 (三)组织建设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大家首先要区分这四个概念。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 向党组织正式提出申请(书面申请)的人均列为“入党申请人”。 经党小组推荐,支委会研究同意,可以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经过至少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党支部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讨论,认为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报上一级党组织认可,可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对重点对象经过至少半年的培养教育、并经过政治审查和现实表现考察后,经党支部讨论同意,将拟发展对象名单和政审、考察材料一并报上级党组织,认为条件成熟的,即确定为发展对象。 也就是说,从申请批准到成为发展对象,至少要经过一年半的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支部要指定2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党支部收到入党申请人的入党申请书后,应在一个月内由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找其谈话,肯定其要求进步的行动,介绍党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培养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肯定其优点,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培养联系人确定后,应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支部每半年要对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支部也可以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支部党课、党日活动、主题实践活动、讨论新党员发展支部大会、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等,提供学习和接受党组织教育的机会,提高政治思想水平。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重点培养对象和发展对象均为党支部内部掌握,不向本人宣布,对外仍称要求入党积极分子。上级党组织要统一对发展对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没有经过培训的,不能发展入党。 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后,接下来就是预备党员的接收以及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等工作。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支委会审查和支部讨论、表决通过,报上级党组织审批。预备党员在党内是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其他权利和义务同正式党员是一样的。 发展党员工作,我还想再强调一点:共青团组织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这是加强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措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保证推荐的质量,如果“推优”的人选与党支部的培养计划不一致,把其搁在一边,那失去了“推优”的意义。党支部根据团支部的推荐,召开支委会进行讨论,对基本符合推荐条件的,应及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对暂未达到入党积极分子条件的,也要向团组织反馈。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