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国“两会”热点专题解读—热点六……

讲师风采
王道勇
讲师简介:
王道勇,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视频简介:
党的十八大报告里面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其中重点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如何?未来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挑战?具体应该怎样推行?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王道勇教授,将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重大意义、目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三方面为我们详细解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另外一个就是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未来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我们知道大的层面,无论是路径、方针、具体目标说得很清楚了,然后我们的理念如果转变过来重点是落实,而落实重点是靠制度建设,如果是制度建设不好,转变再好、文件规定再清晰都没有用。未来生态文明制度重在建设,尤其是制度建设。以下我说几个制度建设可能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第一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现在我们有一部分也是已经有了,前面已经说过比如说资源税,我们在新疆地区专门搞资源税返还,新疆地区油气资源特别的丰富,但是都是国有大企业去开采,开采完过后就要运到内地了,本地买这个油气资源还很贵,新疆就很不高兴,国家通过资源税的形式返给他钱,这样相对利益平衡一点。资源运用应该慢慢实现有偿使用的制度,对于任何资源应该是有偿使用的,让价格机制慢慢形成节约资源的倾向。生态补偿制度要更加完善,我们现在生态补偿金执行起来力度很差,甚至水平很低,象征性的给一点。我们要形成长效的生态环境的补偿机制。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要开发谁就去保护,谁要是获得了好处就要补偿,这是基本的原则。 我们目前最重要就是建立横向转移纵向化的补偿支付体系,我们横向转移应该是把浙江的钱转移给青海,因为长江源头的保护青海代价比较大,怎么转移呢?青海应该得多少,浙江应该拿出多少,这应该是横向转移,但是我们应该健全纵向支付机制,就是浙江按一定比例交给中央,中央再转移给青海,不断地支付下去。这支付体系现在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但是仍然不健全,包括标准比较低,很多没有规定,制度的空缺都有。这是第一个制度建设。 第二个制度建设就是环境问责制度要进一步的完善。我们都知道环境问责,比如一个企业污染环境,污染了水源甚至造成巨大的污染事件,这是不是处罚,怎么处罚,各地执行起来问题各不相同了,很多地方执行的非常严格,但是有一些地方执行很不严格,甚至采取保护的措施,罚两百块钱得了,罚五万块钱得了。实际上是在保护。这给《环境保护法》立法初衷有关系,当时我们环境保护法立法是立法二元的目标,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持续发展,这两种有时候是相互冲突的。要保护环境特别好,经济持续增长有可能受到损害,而经济快速发展有时候为了保持发展速度很可能会牺牲环境。所以这样很多地方政府在环境问责这一块基本是处于拖或者是掩盖、隐瞒这样的方式来应对。 政府未来环境保护的重点应该是通过服务,通过管理加强约束。这个约束包括两种,一种是我们地方政府本身的行为有秩序,第二方面是管好自己的企业,一些排污大户以及相关其他的部门和个人,这是第二个制度,环境问责制度。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