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背后的10大思维方式(四)

讲师风采
路长全
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讲师简介:
路长全,著名营销管理专家,北京赞伯营销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海尔商学院客座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广告部策略顾问。他曾经担任伊利集团营销副总、巨能实业集团副总裁、(意)赞邦……
视频简介:
品类切割就是从竞争的角度出发,在消费者心智中强力划出能被消费者接受,同时规避竞争对手的新品类,赢得难得的成长空间和时间。这就是资源弱势的一方面对强大竞争对手的最有效的竞争方式。路长全老师描绘的是在原来的一个品类里,重新划分出一个新品类来,这个新品类一旦赢得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就能成长为一个新品类,就能对原品类形成有效的切割。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节目导视:他创立的管理理论,比他的名字更响亮,他用二十年的实践,对中国市场进行艰辛而卓有成效的探索,他创立的《骆驼和兔子的管理理论》和《切割营销》,在中国企业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他用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哪一个品牌强大到无法被挑战,没有哪一个企业弱小到不能去竞争。他被誉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营销实战专家”—路长全。 路长军:好,继续我们的话题,第二个应对组织的教育,要知道中国整个文化的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有个问题叫“滋阴不壮阳”。 什么叫“滋阴不壮阳”呢?大家知道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叫什么教育?听话,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听政府的话,是不是?从来没有告诉我们,独立学会判断一个事情的价值观对或者错,从来没有告诉我们要学会突破创新,它只要求我们听话。而且就是给我们注入的知识,我们从来没有去思考,对还是不对,就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说我们,看到课本里有一篇文章,说一个小雷锋的小英雄,五年如一日底背着他的小伙伴过河去上学,我当时我马上就问老师,我说老师为什么五年都不修桥啊。结果老师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你怎么能思考这个问题呢?后来老师下了课跟我说,说可能那个河太宽了、太深了,修不了桥。我说不对,他背能背过去,那肯定河水不深的。但他从来不让我那么思考,是吧?所以我跟大家讲,就是我们的中国文化,培养的是让我们所有人都没有胆量、没有创新意识,这是为什么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原因。对吧?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去突破它,所以我跟大家讲,只要你们在实践过程中,有一点点超过别人的勇气和胆量,你的成功概率都超过你的想象,为什么?因为十三亿中国人里99%都以听话作为安身立命的时候,他们叫有头脑没有思想的时候,只要你有一点点的突破意识,你就能凌驾于他们之上,超越于他们,对不对? 所以我就看到一篇文章说,他们研究过人类公认的六大美德,就总结人类五千年来东西方公认的六大美德,第一个美德叫智慧和知识,第二个叫勇气,第三个叫仁爱,就是要对别人抱有爱心,大家记住以后在路上碰到人被车撞着了,还是去要扶一下的。因为一个社会大家谁都不去救人的时候,这是很危险的。第四个叫正义,要坚持正确的东西。第五个叫节制,就是说当你们挣了钱以后,成功了以后,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孩子,开车不要老横着开,开那宝马也不要去老撞人,咱们靠右侧开,遵守交通纪律。你挣了钱以后你要学会节约啊,就是要节制。最后一个美德叫精神卓越,即使我们身处在这样一个让我们觉得很复杂的、茫然的世界,我们的脚也应该扎到它的地上,但眼睛我们要看着天空的星星和月亮,就要仰望星空。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我们就能够成功。 我们的教育一个问题,就中国的文化,大家知道中国的文化说到底是什么文化呢?我们能够记起的英雄,诸葛亮,是不是?曹操、刘邦、项羽、是吧?当然可以说出很多,大家知道这些英雄都是什么英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留下来的书《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大家看书它是说什么的?我们大家想我们最喜欢的诸葛亮,他靠什么立于当时的时代?计谋,计谋、阴谋,曹操,阴谋家,携天子而令诸侯,《封神榜》,神话故事虚幻,是吧?《三国演义》都是靠奸诈取胜,我们的文化推动,大家知道它说了一个什么概念?叫迷于权术而失于大势,就是迷恋于权术而忘掉了人的根本价值。我就发现一个时代,凡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一定是一个苦难的时代和苦难的民族,大家看三国的时候是不是老百姓苦难,春秋战国五百年乱世,是不是?所以好在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能提出“以人为本”,我觉得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很不容易了。 在人的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次要的,是不是?所以要学会用普世界的价值、普世界的观点,来要求我们自己,你就能容易成功,你这一生会过得平安,比较快乐。推事要有一点胆量去创新,为什么?我就研究美国是什么?是一个创新的国家,大家要知道它的大师刚去世乔布斯,是不是?以前的领导人福特,比尔盖茨,包括韦尔奇,他们都是整合的大师、创新的大师,他的思想家是辈出的,我们中国的大师是什么大师,我们的大师都是回顾历史、总结历史的大师,我们的《史记》,我们的《明史》,我们都在总结过去,中国的思维是向后的,向过去看的,美国是向未来看,大家看这是思维上的重要差别。美国人永远那么思考问题,说我们五十年以后的美国或者一百年以后成为什么样子?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做什么事情,我们是向后看的,说你看我们已经过得很好了,我们跟过去比已经很好了,是不是?我们推崇的大师全是总结历史的大师。所以大家会发现中国教育一定要研究这个,就是应对组织要把这个文化体系搞清楚。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