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解读“社会建设”思想(二)

讲师风采
严书翰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
讲师简介:
严书翰,1950年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
视频简介:
社会建设理论的涵盖面非常广,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下,社会建设有了很明显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理论呢?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严书翰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重要意义三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读。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什么叫“两期并存”呢?从以上八个方面特征的解读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们国家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两期并存”。什么是“两难问题”呢?当前我们遇到的这些矛盾、困难和问题,带有两难的性质,所以两难就是指既不能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同时又不能照搬西方的做法。 大家知道在这些矛盾、问题和困难的面前,有种种的议论,我们党内、党外,因为现在大家的思想都很活跃,面对这么多的困难、问题和矛盾,有的人非常怀念计划经济时代,他说干脆我们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时代哪有这么多的问题呢?确实,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家工资差不多,住的房子差不多,哪有现在这么高房价和高房租呢?但是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是回不去的,因为今天国家已经进入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你再倒退回去,只是少部分人说说而已,广大老百姓是不会答应的。所以既不能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又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所以很多人说你看西方国家不是处理的也挺好吗?这点我想多说几句。 大家知道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他们在工业化中期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跟我们中国今天遇到的问题类似,他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而且这些措施符合他们的情况,在他们国家是很成功的。但是一般到我们中国来就不灵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国家的国情跟他们不一样。最大的不同,我们13亿人口,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等。西方那套对于处理他们国家矛盾和问题,可能是管用,但是到我们国家,就不灵了。 我们党对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社会出现的八方面阶段性的特征做了概括,叫“两期并存,两难问题”。所以这个是很大的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相当于西方国家一百多年,甚至是两百年才能走完的路,我们30多年做完的,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先后出现的很多困难、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都集中在这几年爆发出来了。所以说,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社会建设思想的国情依据,就在这儿,就是说当前是处在“两期并存,两难问题”的初级背景下。“两期并存,两难问题”要求我们党和国家必须把我们国内的事情做好,怎么把国内事情做好,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把社会建设抓好,所以说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跟我们国内依据就是刚才讲到的,我们深刻分析了当前八个方面的阶段性问题,我们根据我们目前国家处在“两期并存,两难问题”的背景,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   (三)党情依据   第三个方面的背景,党情依据。中国共产党在我们国家是执政党,执政党的任务是很重的,执政党就是要领导全体人民,完成我们在上个世纪就制订的执政党的历史任务,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就制订任务,一个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第二个是完成祖国统一,第三个是促进世界和平。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这是我们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