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看三国之曹丕

讲师风采
岳晓东
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
讲师简介:
岳晓东,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分会首任会长。
视频简介:
曹丕作为曹魏的继承人,打破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格局,自立为帝。在人格上,与其父曹操的多重人格相比,曹丕则显得善谋多诈而不能容人,而这种人格特征与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情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样,在场中,需要人有自信和自我肯定,但是现实中自卑的人却大有人在。他们或者自怨自艾,或者胆小怯弱,或者离群独处。那么,如何克服自卑的心态,使自己得到心理上的解脱呢?精彩尽在本期视频。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岳晓东:三国心理诊所,透视三国人物,我们今天说谁呢?我们今天说曹丕。 曹丕有什么问题呢?曹丕有自卑情结,这话怎么讲呢?曹丕这个人其实挺自卑的,因为他这个自卑,他做了一档子历代帝王很少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家兄弟当仇敌,把自家兄弟当仇敌做到极致,他这几个兄弟各个感觉都是要给他构成巨大威胁的,曹昂被他给杀了,曹植给他逼得郁郁寡欢,最后抑郁而死,其他兄弟自不待言了。所以他没有善待这些兄弟,以至于到后来司马篡曹魏的时候,曹家兄弟根本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因为这些曹氏兄弟都没有领兵权,所以一下子这曹魏就倒了,这件事情倒台这么快,跟曹丕的自卑情结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自卑情结呢?曹丕为什么又感到自卑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自卑?在心理学上自卑指个体的一种软弱、无能、低劣和自感不如人的感觉,一种复杂的心态。阿德勒曾指出自卑是一种人人都有的情结,它起源于童年时期的弱小和无助,也可能是由于某种器官性的缺陷和社会性的挫伤,使得人形成一种复杂的自我仇视和自我贬低的情绪。 自卑情绪多数是由环境、条件的反复刺激而慢慢形成的,也有的是因为突然的刺激而形成的。且形成之后,意识往往显得过于偏执,互相暗示不断地强化,最后出现多种症状。 主要有一自我封闭,以掩饰自身的弱点。第二对周围的人与事物十分敏感,十分容易产生挫败感。第三有严重的孤独感和不胜任感和不安全感。第四十分在意竞争的结果,并十分容易较真,这样的状态。那么这就是自卑情结的具体表现。 那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说曹丕有自卑情结,而这个自卑情结对于他后来的人生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来看几段具体的事例。首先曹丕的生母卞氏并不显贵,她是歌姫出身,原来是歌姫,身份十分的低贱。只是到了后来才被立为正室,正是因为曹操因迎娶丁夫人不成再加上爱妾刘氏去世、亡故,所以才册立卞氏为正室。另外曹丕虽然是卞氏的长子,但是在曹操25个儿子当中并不是长子,而按照以前立长为嫡的封建制度之下,曹丕一向是属于一个危危可及,竞争上岗的局面。第三曹丕虽然是曹操比较大的儿子,但是小不是很受器重。《三国志.魏书.文帝本纪》当中记载,曹丕少有异才,通读古今经传,23岁的时候司徒招温举荐他为孝廉,但曹操认为招温举荐曹丕为孝廉是因为曹丕是自己的儿子所以没有同意,不光没有同意,而免去了赵温的司徒的职位,所以这费力不讨好。从这件小小的世亲我们就可以看到,曹丕当初在曹操的心目中位置是很低的。而且曹操对他也很苛刻,要求苛刻,并且并不是那么宠爱。 另外曹丕的大哥曹昂,聪明写性情谦和,深被曹操所喜爱,20岁的时候就举为孝廉,我们刚才说到曹丕23岁的时候把他举为孝廉不同意,不通过,可以他的哥哥曹昂20岁就被举过孝廉就被通过了。他的大弟曹彰武功甚好,要做一流的将领,曹操对此也非常喜爱,他的二弟曹植才华横溢,志趣高雅,一直深受曹操的宠爱,那且不用说他的另一个弟弟曹冲,所谓“曹冲称象”的那一位,东吴进口一个大象,然后曹操就问能不能给它算出分量,所有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做,唯独这个9岁的孩子,他说我知道,怎么做到呢?说把大象领到河边去,然后让它上船,上船那不吃重吗,船下去之后他把落的那个地步刻一道印,然后把大象引上船去,然后往船上搬石头,等搬到那个刻印的地步,这个石头的分量就是大象的分量,用时下的话来讲,这是典型的化整为零。作为一个9岁的孩子能有这样超常的智慧,绝对是超常儿童。所以曹操对曹冲也非常喜爱。 所以曹丕在几位兄弟之间,一直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我们可以想得不到父亲关爱的曹丕内心是多么的自卑,而且在最初他也没觉得自己有机会能够继位,只是因为曹冲后来去世了,他的机会增大了。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曹操亲口说的,曹冲去世,大家哥几个参加他的葬礼,当初跟着一起落泪。曹操就说了,说您甭落泪了,就是因为曹冲死了你才有机会,你看这叫什么话,你说让曹丕听了心里头该有多郁闷呢。具体说来官员208年,曹丕冲病势,曹操异常痛心,曹丕在一旁劝父亲节哀,曹操就脱口而出,这是我的不幸,是你的大幸,虽然简单地描述也看得出来曹丕的尴尬境地。真心安慰父亲的曹丕这时候感觉好像是幸灾乐祸的表现,所以曹丕后来称帝之后也说,若使仓舒,也就是曹冲还活着的话,我亦无天下。 这个当中我们又看得出来曹丕当初面对曹冲、曹植、曹彰、曹昂这样几个兄弟,他的那种不受宠的地位。由于曹丕这样的生长环境,使得他对自家兄弟从小就有一种深深的堤防,以至于当他继位之后,先是己为王,到后来自己称帝,魏文帝的时候他最堤防的人就是他这几个手足,所以变得刻薄寡恩,报复心重。首先对他的大弟曹彰,曹丕继之后首先就拿下了曹彰的兵权。黄初二年,曹彰进爵为公,后来又被任命为“任城王”。到了黄初四年,曹彰入经朝觐,却忽然暴毙于府邸中。享年约35岁,对此《魏略》记载,初彰问玺绶,必受将有异志故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