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看三国之曹洪

讲师风采
岳晓东
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
讲师简介:
岳晓东,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分会首任会长。
视频简介:
曹洪是曹操的从弟,一生跟着曹操打拼天下,立下赫赫军功,位居高位。但曹洪家境富裕,却异常吝啬。曹洪在战场上可以不惜生命,可为何在钱财上变得斤斤计较呢,本期视频岳晓东老师将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为大家解析曹洪为何爱财如命。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岳晓东:三国心理诊所,透视三国人物。今儿咱们说说曹洪。 曹洪是谁呢?曹洪是曹操的从弟也就是他的族弟。曹洪一生跟着曹操打拼天下,立下赫赫军功,位居高位。但是这个人有一大毛病,就是吝啬,俗话讲就是抠门。据陈寿在《三国志》《曹洪传》中点出,曹洪的家境异常富裕,一度成为曹魏群臣的首富,曹操为司空时,曾令本县县令每年核查官吏的家产,当得到曹洪的财产与公侯之家相等时,意味深长地说,我家货哪得如子廉耶。也就是说我家的钱哪有曹子廉家的钱多,可见曹洪的家产之丰,连曹操都自叹弗如。曹洪自从跟从曹操打拼天下以来,尽忠职守,南征北战,几次面临生死危难,均未动摇,因而一直被曹操视为股肱之臣,可到了后来曹洪越来越惜财如命,吝啬至极,曹洪在战场上可以不惜生命,何以在钱财上变得如此斤斤计较呢。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这就是因为曹洪把聚财存钱作为自己化解焦虑的手段。依照佛洛依德来看,人们为了应付焦虑,往往需要建立有效的自我防御机制,以平衡自我。但这是很个性化的表现,对于曹洪来说,面对宠信已失,恩情渐薄的焦虑,贪财是他聊以自慰的方法。换言之,曹洪虽位居高位,却身在乱世,且曹操的宠信也飘忽不定,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而贪财则给了他极大的精神安慰,也化解了他内心的愤愤不平。因为他这点抠门得罪了曹丕,差点要了他的性命。 那曹洪为什么这么抠门?这又怎么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呢,这回我们来好好说一说。首先在我看来曹洪之所以这么抠门是因为他安全感缺失,是一种安全感缺失的补偿,这话怎么讲呢?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安全感缺失。 在心理学上安全感泛指一个人在情感依托与自我概念上的稳定平和的状态。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就是主观和客观,主观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个人得社会关系的信任感,如有众多的亲朋好友,彼此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这个会给人很大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客观的安全感则来自于个人的物质与生活的安全感,如有稳定的收入、财富、家产等,不用为吃穿发愁。那么安全感缺失,这是指个人主观或客观安全感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想象的。这可能使当事人长期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而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人类最早的安全感是来自于幼年的依附关系,也就是说当孩子的主要带养者,比如说保姆或母亲,在场时婴儿就会有安全感,如果没有的话婴儿就不会有安全感。安全感越稳定,人就越有归属感和成就感,安全感越缺失,人就越有焦虑感和恐惧感,在这当中人往往通过其他的精神方式来化解内心焦虑,如不断的存钱、购物、诬蔑他人等。以此来满足自我的控制欲和安全感的满足。 那么我们来看曹洪,这又说到曹洪,曹洪为什么这么吝啬?他缺钱吗?其实他并不缺钱,用曹操的话来讲,曹洪的钱比我都多,而当时曹操已经是位居魏王,但是曹操都说自己的钱不如曹洪多。那这也就算了,曹丕当时做世子的时候曾向曹洪借钱,曹洪左推右推,前推后推,最后把曹丕给惹急了,怎么惹急的咱就不知道。以至于后来当曹丕即位之后,专门拿这来说事,把曹洪拿下放到大牢里头,说是要给他处死。当然我们前面说了这是跟曹丕本人的这个刻薄记仇有关,但另一方面来讲,曹洪不断的抠门,也确实让曹丕受到了伤害,在这寻机报复。但这个事情后来因为卞太后的出面,所以曹洪没有被处死。据《魏略》记载,曹洪被曹丕关入大牢后,卞太后为了搭救曹洪,对曹丕说非子廉就是曹洪,非子廉即曹洪,无有今日。不光如此,卞太后还对当时颇受恩宠的郭后说,如果曹洪今日身我明日便敕帝废后了,也就是说如果今天曹洪死了,我明天就叫皇上把你给废了。你想这不把郭太后给逼急了,所以郭后不断地吹枕头风,跟曹丕说,你得了吧,算了吧,你也别跟曹洪过不去了,你跟曹洪过不去,太后与我过不去,求求您高抬贵手,饶了曹洪这一回吧。由于郭后的一再恳求,曹丕才决定让曹洪免官削爵来代替死罪。但仍没入其财产,到后来卞太后再为曹洪请言,曹丕才还其财。之后曹洪上书赔罪道,臣少不由道,过在人论,长窃非任,遂蒙含贷,性无检度,知足之分,而又豺狼无厌之质,老惛倍贪,触犯国网,罪迫三千不在赦宥,也就是到了这一刻,曹洪才梦醒时分,干吗贪这么多钱,贪完了之后最后是一场空,倒不如干脆散财,做个散财童子,把钱都散出去,聚得人缘,到后来自有人替自己说话。我想他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当初借给曹丕,可能也就借个百十两的,到最后可不是那百十两说了算,他必须有百万两才能保平自己,说来都是人生的教训啊。 有关曹洪性格吝啬的史实,有两件都与曹丕有关,一件是记载曹丕年少时曾向曹洪求借,曹洪小气而不肯。另一件事,曹丕在东宫时,曾向曹洪借绢百匹,而曹洪且不称其意,都没有给借。这些事被曹丕记恨在心,待他称帝后,便藉此曹洪舍客犯法,将曹洪下狱。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