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看三国之司马懿

讲师风采
岳晓东
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
讲师简介:
岳晓东,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分会首任会长。
视频简介:
司马懿,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成就丝毫不逊色于曹操、刘备、孙权诸人。早期,他为曹操、曹丕出谋划策,曾解樊城之围,破孙刘联盟;后期,他更成为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败蜀军,破襄平,诛曹爽,全权掌控魏国朝政,奠定了“天下归晋”的基础。在这当中,为他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的,竟然是他显著的B型人格特质,本期视频岳晓东老师将我们讲述司马懿的B型人格。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岳晓东:三国心理诊所,透视三国人物。今天我们说谁呢,今天我们说司司马懿。司马懿在蜀汉当中是个突出的人物,当初他出山的时候,愣是给曹操拉出来的,本来他不想出山,乱世当中他只想平平安安过一生,但是他有点文才,让曹操给听说了,强迫就职,没想到这强迫就职,后来就篡了他们曹魏的天下,当然这是后话了,谁也不能算到这一步。但是司马懿这个人有三大特点,第一,不求闻达,不求得失,不是那么一个竞争上岗,像诸葛亮那样的,尽善尽美竞争上岗,他是很从容,第二,隐忍从容,后发制人,第三,宽容部下,勇担责任。由于这三点呢,司马懿做过主管是很受欢迎的。   在司马懿帐下干事,没那么大的压力,没那么大的压迫感,没那么大的紧迫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司马懿本人在我看来就属于B型人物特点,也就是说什么都放得开的人,什么叫B型人格特点,司马懿又怎么表现的呢,我们来看看心理学是怎么定义的。首先,美国著名心脏病学家,弗里德曼和罗森曼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人类的性格可以根据心脏的活动状态,分为A型和B型,A型特点通常表现为争强好胜,得自己期望很大,A型特点的人通常表现为,一,争强好胜,对自己期望特大,二,苛求自己,不断追求新目标,三,以事业的成败作为人生评价的标准,不看过程看结果,四,过分努力工作,试图在极短的时间内做极多的事情,五,终日忙忙碌碌,不知放松自己,六,缺乏耐心,对别人常怀有一些焦虑甚至敌意,七,对自己的放松有焦虑感,有罪恶感,所以这是A型特点,你拿这个特点来看诸葛亮,几乎哪条诸葛亮他都达标,可以说诸葛亮典型的感觉就是一个动感地带,竞争上岗,一个A型特点的表现。所以诸葛亮自己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但是诸葛亮实际上在工作中真是个工作狂,包括我们前面说过,这不是太可取的。那么B型特点的人,主要表现为,第一,比较谦虚谨慎,不自以为是,也容易放的开。   二,从容不惑,游刃有余,没有那么强迫的压迫感和焦虑感,三,足够自信,但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自夸,也不苛求别人对自我的肯定和夸奖,四,不轻易反对和否认他人,五,心态平和,预示无人,不易为外事所烦恼,六,容易放下心理包袱,主动调节心态,七,不偏执,不自虐。所以,这是B型特点的人,所以B型特点的人较A型特点的人,更加延年益寿。更加活得滋润,而A型特点的人更容易得心脏病所以你压力太多,期望太高,你心脏负荷太大,这个从心脏学上来讲。这是属于医学对心理学特别是人格界定所作出的贡献,那我们来看一看司马懿在哪些方面表现了B型特点的特征,而这些又怎么样使他自己心宽体胖,延年益寿,不跟自己过不去,也不跟别人过不去。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事例,首先,不求闻达,不计得失,司马懿出身官宦之家,《晋书宣帝纪》当中记载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也就是说司马懿在小的时候就表现出非常突出的天分,而生活在动荡不安的东汉末年,司马懿当初的梦想就是平平安安过一生,平平淡淡就是福,没想着出山对某个人物做出重大贡献,没想着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人家想在家过个好日子,这可能更多的受他父亲司马防的影响,因为司马防虽效力东汉,后期却养志闾巷,阖门自守得以修身养性,乱世求全。可是建安六年,公元201年的时候,曹操不知道怎么听说,司马懿是个好青年,所以曹操就下令要司马懿到下掖,就到他的府上去报道,司马懿见汉朝国已衰,本不想投效于草套,就借口自己身体有病,说是一三五头疼,二四六胃疼,一身都是病,咱就甭出来了。但是曹操不行,要不然你就来,要不然您就甭病了,干脆您就死了算了,逼急了。   司马懿出山,出山之后,略加施用,发现真是个好青年,所以当下就任命为“文学掾”也就是随身秘书,然后让司马懿从秘书办开始做起,那时候咱曹老爷丞相,司马懿只是个小秘书,但是三两件事情就表现出司马懿的谋略,在一般人之上,所以屡加中用。在座各位司马懿是少有的曹操过世,曹丕过世,曹睿过世,这祖孙三代过世,都让他参与托孤的三人之一,你想想司马懿对曹魏五天下有多大的重要性。那么司马懿在曹操手下做事,小心谨慎,勤勤恳恳,就是因为这些令曹操对他刮目相看,而且在随从曹操的过程当中,司马懿既做秘书也做参谋,提了很多好的建议,有些建议被纳取,有些建议没被纳取,不被纳取建议,司马懿也没耿耿于怀,说你不听我的吧,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没有,反而令曹操对他更加敬佩,咱们举个例子,延康元年,孙权率军西进,朝臣都认为樊城、襄阳缺乏粮,不足抵御吴军就请召守将曹仁回驻宛城,但是司马懿主张坚守二城,可是曹丕未听之言,后来不光没有听司马懿建议,还生曹仁放火烧毁两城,后来孙权果然没来入侵,结果自己白白把两个城给烧了,所以后来曹丕说后悔莫及,一下感觉到,司马懿的见识远在一般人之上,但是就是这事司马懿没有喋喋不休地说,如果放在杨修身上,肯定喋喋不休说你看没听我的话吧,你看这损失大了吧。所以,司马懿做秘书,做丞相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