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看三国之孙权

讲师风采
岳晓东
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
讲师简介:
岳晓东,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分会首任会长。
视频简介:
作为三国的一方霸主,孙权统治长江以南长达半个世纪。但孙权其人,早年与晚年的表现,堪称判若两人。早年的孙权神武雄才,用人不疑,任才尚计,赏不择怨,由此指挥部下破操赤壁,败备夷陵,擒羽荆州,成就了东吴的鼎峙之业。但晚年的孙权,老悖昏惑,独断骄奢,刚愎自用,废除无罪之子,为吴国的灭亡埋下了祸根。这种强烈的人格对比足以够得上人格分裂,那么它是有何而来的呢? 本视频将为您揭晓答案。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岳晓东:三国心理诊所,透视三国人物,今天我们说谁呢?今天我们说孙权。 孙权有什么问题呢?孙权问题可大了,孙权在我看来这个人有人格分裂,什么叫人格分裂呢?用俗话来讲就是前后不是一个人,也就说性情大变。也就是早年的孙权恢弘大度,虚心纳言。晚年的孙权刚愎自用,猜疑成性,你就看不出原来这两个人是一个人,早年晚年变化这么大,早年的人格跟晚年的人格不是一样的了,所以叫人格分裂。 那么孙权是怎么表现这些人格分裂的,这个人格分裂又是怎么来得?那对于我们今天特别是职场的主管有什么启示呢?我们先看看什么是人格分裂,心理学是怎么定义的? 在心理学上人格分裂泛指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人格,每一个人格在特定时间内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取代,这就是人格分裂,也就是前面的人格和后面的人格是不相一致的,这跟曹操不一样,曹操是多重人格,就是面具,一三五唱红脸,二四六唱白脸,所以这叫什么呢?多重人格、双重人格,但是孙权不一样,前面唱白脸,后来唱红脸了,所以整个变脸了,彻底变了,没有说替换这一说,所以这叫人格分裂。很可惜因为早年的孙权确实很令人推崇,晚年的孙权确实令人可恶,我们来看看早年的孙权是怎么表现的。 首先早期的孙权确实令各方所推崇,曹操就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叹,也就是说曹操自己的儿子已经很有出息了,文有曹植、曹丕折算的一代文学宗师,武有曹彰这样的武林高手,但是曹操看着人家孙权还觉得好样的,干脆您做我干儿子算了。刘备也有,吾不可以不再见之,这样的感叹,也就是跟孙权谈话过瘾、来劲、受启发。虽然刘备是跟他父亲孙坚是同一个辈分上的人。至于说曹营的谋士,程昱、刘晔,贾诩这些人都对孙权管理的才能推崇备至,那么蜀营的关键人物,比如说诸葛亮,蒋琬,费袆等人也对孙权推崇备至。所以孙权少有的三代人都唱一首歌,都一个赞歌,说哥们你好样的,他后人就不用说了,当初苏东坡优士为证,亲射虎,看孙郎,辛弃疾也有诗为证,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所以这些的的确确都是早年孙权给人的感觉,恢弘大度。但是晚年的孙权性情大变,性情感觉就是昏聩庸主,极度敏感、猜疑成性,并十分容易产生焦虑,而且越来越主观独断,滥杀功臣,使得东吴的大好局面受到了很大的摧残。其实东吴之垮台,在孙权的时候就已经留下了伏笔。 这突出表现几个方面,到了孙权晚年第一误信公孙渊,公孙渊就是辽东,就是现在的辽东半岛,当时在那儿割据,然后派使者向孙权称臣,这回孙权听了高兴啊,既然在那么老远的地方也有粉丝,然后就不断地加封赏赐,而底下的谋臣就说这不可信,人家逗你玩的,你还真当真,说你胖你就喘,你千万别中那招,但是孙权不听,更派使者去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还派张弥等降兵万人支援,后来果然公孙渊得了便宜就卖乖,马上反叛,把孙权给气得。说是要亲自领兵去讨伐,当然这事不了了之了。就说明怎么呢?他没有早年的胸怀,用周瑜、用吕蒙、用鲁肃、用陆逊大胆用后劲,全权信任,都没了。所以这是表现之一。 第二,与张昭较真,较真了,张昭是老臣,当初孙策死的时候就跟孙权交待,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张昭是跟着孙坚一路到江东的,所以那真是老臣。所以张昭应该是得到充分尊重信任的,可是孙权对张昭的很多建议,苦口相劝嗤之以鼻。当然我们后来会讲到这跟张昭的沟通风格有关系,张昭这人是批评式教育,批评式沟通,令孙权听得不爽,早年还听得进去,晚年就听得很不顺了。他怎么较真呢?比如说就刚才前面说这个辽东公孙渊事件,当时张昭就反对,这个谁就不听。然后不听完了之后后来果真如此,然后孙权很生气,然后就对张昭家里头,就跟他通报这个事情,然后张昭救生器,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就不理,不理吧,孙权就更来气,说不理我就门口等你,看你开不开门,说不开门,好,不开门,咱把门口给堵住,他这边堵门,然后里面张昭的家里人说,你堵门,我在里边也堵,咱们两边都堵门,把门都给堵上。您说您作为一个君王,干吗跟臣下这么较真,所以这事表现的挺没劲的,当然我说这没劲的还不是一个,这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两个人都没劲,都较真,到这个时候孙权就没有了当初那恢弘大度,那虚心纳敛的这种胸怀,因为说到底当初也是您错了嘛,人家张昭没说错,说辽东公孙渊讲的甭听他掰乎,他忽悠你的,你看,这忽悠吧,2300年前辽东就有人开始忽悠了。所以您甭信,结果听还真信,信了之后您看吃亏了吧。所以这时候既然你来认错的话,你就一做到底,不行,不爽,必须得出门,你不出门给门堵上,这两人较真,弄得这个张昭也急,孙权也气,你知道最后这事怎么了的,张昭两个儿子跟老爹说,你干吗跟主子这么较真,得了吧,最后楞是这俩儿子把老爹给架出来,见了孙权,这事才了,其实都挺没劲,我捉这俩人都偏执,但是我觉得孙权作为主公,这时候偏执就格外的没劲了。 第三件事情是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