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看三国之诸葛亮(上)

讲师风采
岳晓东
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
讲师简介:
岳晓东,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分会首任会长。
视频简介:
周瑜,东吴集团的重要将领。他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器量端雅。孙策遇刺身亡时,曾叮嘱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由此周瑜越发竭诚尽智,为孙氏集团的崛起奔波劳碌,不辞辛劳,先后击败黄祖,决胜曹操,为东吴鼎立三国的局面奠定了基础。历史上的周瑜,可谓才德兼备的完人,《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却被描写成焦虑成性、嫉贤妒能的人物.本期岳晓东老师将分析周瑜在《三国演义》的焦虑症表现,并还原周瑜在《三国志》历史真貌。……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岳晓东:好,各位三国心理诊所,透视三国人物。今天我给大家评说评说诸葛亮。 在我心目当中诸葛亮是一个有心理问题的人,这大家就觉得奇怪了,诸葛亮这个人是中国千百年来士大夫的超级偶像,他集智慧、才干、忠素、廉洁、还有公正于一身,是我们千百年来士大夫文人墨客、顶礼膜拜的偶像,他有什么心理问题呢?这里我给说诸葛亮有两点心理问题,因为这两点心理问题一个人格问题,一个是认知的问题,给蜀国的政治,国政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两点是什么呢?第一在我的判断,诸葛亮有完美主义倾向,什么叫完美主义倾向呢?就是做事放不过别人放不过自己,自己活得不开心,别人也活得累。 那我们还是先看看学术上怎么样定义完美主义的?在心理学上,对完美主义人格的定义为一心苦工作,注意细节,对自己要求过高,做事务求尽善尽美。二积极主动改善事物,认为自己在智力上和道德上高于别人,不断敌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第三循规蹈矩、缺乏弹性、固执己见,容易陷入定势思维。第四行事谨慎,力图成功,不容自己和他人有犯错的机会。第五在生活中非常关注、非常在意别人对自我的评价。所以这完美主义人格的突出表现。 那么在诸葛亮身上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在我看来有下面这几个突出表现,第一对自我的期许过高,对下属要求过严。第二不肯放权,大权独揽,认为自己才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第三不顾当年《隆中对》的军政方略,连年兴兵,劳民伤财。第四日理万机,对自己的健康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其实他自己也自嘲说,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那么我们这样讲来是诸葛亮的完美主义的表现,那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诸葛亮的完美主义怎么样对蜀国的军政大事带来影响。第一人事安排上,诸葛亮卡得非常的死,以前刘备在管,刘备善于分权,可是到了诸葛亮就集大权于一身,所以心太软,什么事情都自己担。从侍中、侍郎、什么郭攸之、费袆、董允、向宠这些人物,包括尚书、长史、参军一些官员的工作,有些完全是他一手任命的,虽然他在这个位置上,有些事情他可以让各部的尚书去做,但是他大包大揽。还有中央地方工作不分,有的时候地方的工作他也插一杠子,管得太多了。其中有一个事例,其实对刘禅伤害挺深的,就是刘禅的选妃,他非得认准张飞的女儿甚贤,给她指派给刘禅,让刘禅娶了张飞女儿,一路不开心。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就是连年征战,六年五出,也就是在六年当中五发,曹魏可谓群兵舞,屡败屡战。我们现在说三国鼎立,感觉三国力量好像是势均力敌,其实如果我们回到三国的时代,倒退2300年,当时全中国的人口大概要加起来也就是不到800万,也不敌咱们北京一半的人口。在这八百万人口当中,大约有440万左右的人口是在曹魏,据九州之地,兵员将近40万,这是后人考证。在吴国据三州之地人口约250万左右。那么蜀国90来万人口,吴国人家250万人口兵员20万,蜀国94万人口兵员8万,几乎是个男人就是兵了。所以这严重不成比,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连年出战,每次出战举兵也就是五六万,五六万出征,到了曹魏的地界人家有40万兵员,随便一招呼就是20万到位,所以说如果倒退2300年,如果我们活到三国年代,如果我是曹魏将领的话,诸葛亮来了我是一点都不着急,我只要把这城守住两星期,魏国就能从各地调兵员20万,以20万对5万,我们相信人多打胜仗概率更高吧。所以我们有这概念之后,你就知道当初其实蜀国的实力是严重不足的。如果当初没有失荆州的话,也许能够构成三足鼎立的局势,而后面是远远不够的 除此之外每次出山,还有三大问题,也就是诸葛亮每次北伐,有三大问题,哪三大困境呢?山高路远,兵员不足,粮草不济,所以说每次出山辛辛苦苦到了汉中,出了汉中到了长安一带,顶多能吃一个月的粮食,所以为什么到了后来连蜀国的皇帝魏明帝曹睿他都很明白,诸葛亮来了你司马懿千万别出战,活活把他给拖死。为这后来魏明帝专门派一个叫姓辛毗的大臣做监军,谁都不许出战,这是我的命令,正和司马懿的心意,所以诸葛亮最后病死五丈原,用时下话来讲是焦虑、心火上攻,最后活活给拖死的。太可惜了,在53岁鼎盛年华,脱离三国的政治舞台,给三国留下了很多的惆怅。还是杜甫那句话说的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那么连年征战确实是给蜀国的国政、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诸葛亮死之后,刘禅就非常反对进一步大举北伐,只是让姜维小打小闹,这么征战几回。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