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三国之诸葛亮的管理之道(中)

讲师风采
潘武忠
中国著名实战型营销策划专家、管理专家、培训专家
讲师简介:
潘武忠,中国著名实战型营销策划专家、管理专家、培训专家,中国“相府?中国文化大讲堂”首席主讲嘉宾,美国协和大学荣誉教授,新加坡协和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市智多星策划机构总裁。
视频简介:
此讲继续介绍诸葛亮的管理之道:4、军纪严明,自罚己过,详细介绍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事件,马谡是位军事参谋,立军令状镇守街亭失败,致使大局局面破碎,诸葛亮和马谡关系要好,但也是不得不斩。通过这件事总结出把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上是非常重要的,在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将人才的能效发挥到最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 诸葛亮的军纪严明,自罚己过。我们先看一下实际的这个例子,然后我们在和现代案例在做一点结合,军纪严明这个事情发生在挥泪斩马谡,这件事情在三国也是一个重大的事件,众所周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为什么要斩马谡呢?马谡又是什么人呢? 我们把这个来龙去脉给大家稍微的叙述一下,挥泪斩马谡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一出祁山的时候,刘备后来去世了,军政大权都交给诸葛亮来管理,那么诸葛亮在平定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平定了以后,南方已经平定,然后兵甲已足,军备,粮草准备停当之后,就开始出兵北伐,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开始进军的时候是比较顺利的。连战连捷,这个时候呢,魏国受了震动了,当时魏国的皇帝曹睿,甚至想迁都,把都城从迁都搬走,迁都以后来避开,诸葛亮北伐的锋芒,在这种情况之下,魏国的君臣就商议,诸葛亮北伐怎样应付呢? 面对前期的失败,怎么扭转局面,这时候就有人推荐了,一个杰出的魏国人才统兵来对抗诸葛亮,这个人是司马懿,司马懿带领大军前来对抗的时候,前方的探马侦查到这个消息,就报告给诸葛亮,魏国命司马懿为大都督,统兵前来对抗,诸葛亮知道战争形势变化了,原来的魏军的统帅,这些大将们不是自己的对手,而现在司马懿挂帅前来,这是真正的劲敌,判断,首先判断司马懿的意图是什么?司马懿用兵惯会断人粮道,首先想掐住我的后勤补给线,我的粮食的供应,然后打开军事地图一看, 他必然首取街亭,街亭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是街亭虽小,事关全局,必须把街亭牢牢地把握在我们的手中,守住了街亭,在战争当中就有主动权,而万一街亭丢失的话,满盘皆输,这是要点所在,在两军即将展开大战的时候,双方统帅的观点是惊人的相似,街亭事关全局。 这个时候诸葛亮就做出决策,派人守街亭,守街亭的时候有多种选择,有很多大将可以选,这时候马谡主动请缨。丞相,委我重任,谡愿往,马谡的职位这时候是参军,参军可以理解成诸葛亮帐前的参谋,他出谋划策方面是非常厉害的,马谡这个人呢,熟读自幼从小熟读兵书,深通谋略,在军旅生涯当中,给了诸葛亮很多良好的建议,等一会儿我们会说到这一段,这一部分,那么这个时候由马谡长期当参谋,从来没有在两军阵前作为统帅去完成一个重大的事件,看到自己的作战思想,自己的谋略在别人的手上实现了,比如说赵云或者其他的大将,完成了这种很好的业绩,那么自己长期自认为欺诈也是深通谋略的人,从来没有真实的在两军阵前一展身手,所以他一直心里面有这个情节,总想一试身手,所以这次街亭如此重要,他也知道街亭的重要。就主动请缨,想请诸葛亮委派自己前去镇守街亭,这时候诸葛亮其实也有忧郁的,马谡思想精通兵法,但从来没有经历过实战,谋略的这种思考或论述做了很多,但是没有经过实战,所以诸葛亮有点犹豫不定。 马谡为了争取得到这个信任呢?就提出了一个主动提出了一个要求,愿立军令状,军令状是古代打仗,经常用的一种手段,立下了军令状是以性命担保,如果这一仗我打不赢的话,不能取胜的话,,那么是以我的性命来做保的,那么我甘愿被斩首,立军令状,显示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心,在这种情况之下呢,诸葛亮就任命马谡带两万五千人马,前往镇守街亭,街亭镇守诸葛亮亲自交代,面授机宜,告诉马谡,你到了街亭之后呢,要当路下寨,你不要安营扎寨吗?要挡住司马懿,你要在街亭的周围的要道上,在路上要扎寨,按我的规范来布置,挡住曹兵,来拒敌,对抗扫描仪。而马谡呢?到了前线之后,先看街亭的地形,副将王平就建议我们赶快下 寨吧,丞相早有交代,准备在路口当路下寨,而马谡一看这里有一座山,山上多好啊,山顶上还比较平坦,马谡就说我们不要在路上下寨,要到山上去,到山上去安营扎寨。 到山上安营的话,王平就提出了质疑。首先丞相有交代,另外一个你在山上如果在山上安营扎寨的话,魏兵如果到来的话,把我们围住这怎么办呢?在截断我们取水的水源,我们到山下来取谁,不让我们取水,军心不乱吗?马谡这个时候就给 他背了兵书,马谡告诉他,为什么到山上去呢?兵书曰,兵书上说了:“凭高视下,势如破竹“在高山上,占有地利,冲下来势如破竹,这个你听说过吗?兵法上说的,当王平说,如果魏兵把我们团团围住,再断了我们的水源,我们怎么办呢?那不很危急吗?马谡告诉他,兵书曰,就是兵书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当我军身处绝境的话,必然死战,以一当十,魏兵怎么能挡住我们呢?马谡说的,确实是兵书上有记载,但是兵书是死的 ,而战场形势是活的,是动态的过程,用教条的书本,教条主义的方式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动态的变化中的战场形势,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结果司马懿到了街亭之后,果然把山上,把这座山团团围住,在截断了蜀兵取水的水源,军心大乱,马谡举起自己的旗子,号召自己的士兵往下冲杀的时候,众人畏惧魏兵势大,结果这一战失败了,街亭丢失了。 街亭丢失了之后呢?全局震动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