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问题(四)

讲师风采
刘克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所研究员
讲师简介:
刘克,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所研究员。
视频简介:
刘克老师运用数学中的效用函数的知识对税收监管问题做了形象的讲解,让我们对税收监管问题得到了很好的理解。针对税收监管问题这方面要想找到最优措施应该从几个步骤进行着手处理,刘老师也为我们做了非常详细的总结介绍。并总结了监管问题还存在与我们生活当中的哪些方面。让我们对监管问题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刘克:我们从这继续往前倒,倒到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自由策略也是一种参数,当你这个P,抽查概率小于1/a的时候,a是一组参数的集合,当你的检查概率小于1/a的时候,当△等于0的时候是全部都交税了,也就是当你的检查概率超过某一个值的时候。如果当你的检查概率小于某一个值的时候也跟我们假冒伪劣的产品一样,但是注意这里面等于的时候正好是处于两者,如果是愿意的话就把税报掉。这是风险中立,没有刚才假冒伪劣产品中间的现象,就是说会存在一部分假的,一部分真的,就是说你会漏一部分税,报一部分税,不会存在这种情况,主要原因你是风险中立。 这个东西通过这样的描述出来,描述出来不行我们还要分析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关键是希望找到合理有效的控制这个系统的参数。我们带着参数处理。我们考虑一下所谓的理由,我们看看参数之间的关系。我们看k和α之间的关系,就是当迟交税款的滞纳金比例β给定的时候,偷税的罚款倍数α增加1%,税收机关稽查的准确率就可以下降一点。也就是说如果你罚的狠一点,就是准确率可以降低一下,如果准确率高可以把罚款倍数稍微低一点,效果是一样的。 同样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个最有意思的结论,我们发现p是稽查准确率,β是你的滞纳金,他们之间的关系表示这式子是当偷税罚款倍数α给定的时候假定我知道罚多少,迟交税款的滞纳金比例β如果增加1%,你税务机关的准确率就可以上升这么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如果你罚狠一点的话必须查的更准。反之如果你的稽查概率下降的话你就要起到同样的效果,必须降低滞纳金。也就是说这个关系和人们直观的感觉不太一样。 这个东西当然就通过这个式子可以分析出来,说白了我们仔细看前面的数据非常简单,加加减减,乘乘除除也就够了。但是得到这样有意思的结论,结果有这个结论以后正好税务专科学校的老师主要是给税务机关的人上课,都是税务局的领导。我说你把这个观念给他们灌输灌输,就是采取这种办法。当然这个有一个印证条件,这一篇文章是2004年写的,在2003年我们国家新税法规定滞纳金从原来千分之三降到万分之五,做了一次调整,至于为什么调不知道,这是税务部门自己调的。如果出发是定死的话降低滞纳金就可以降低税务机关的稽查准确率。 有可能是希望提高税收水平降低的,有可能是发现这个因素不太好为了维持原来来降低的,至于是不是这么考虑不知道肯定没有做这种定量分析的东西。 结果这个税务专科学校的老师就真的讲,大概是2006年,全国税收搞一个大检查,就是各省自己想招把这个漏的税收上来,湖南省采取了这种方式,先告诉你再派人去抽查,我把滞纳金降成零,就算你白借了,你把税补上就行了。这个税务老师告诉我当年的效果是21个亿,当然不光是这个了,还有其他具体的工作。这个东西确实是有效果的。 再有一个是前两年我们国家搞五百个企业税收大检查,这个跟现在设计的思路是完全一样的,也可能是人家工作总结出来的,也是先你去自报,我们再派专业人士抽查,自报的部分只补税和滞纳金,等我去查再罚钱,至于怎么做我也不清楚。 这是我们分析以后跟现在很多做法是有一定吻合程度。下面再讲讲我有一个学生,这个东西得做啊,只有风险中立的时候,没有中间点。其实人们感兴趣是中间点的行为,就是这些行为怎么做受到你的制约,这时候我们怎么来做呢?用效用函数来评价你对漏税额度的感觉。用效用函数来评价,我们假定效用函数是增的,边界费用总是在增加的。第二个一级导数是大于0的,二级导数是小于0的,所谓二级导数小于0就是说挣钱越多,再多挣的欲望就小一点,这样效果会差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来做?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就有中性的东西了,就是中间点。当然这里面就比较麻烦了,这要考虑多周期的问题,怎么把这个模型建立出来,建立比较一般的数字模型。所有的效用函数都是只满足这样的两个效用。一级导数大于0,二级导数小于0,其他东西很像,只不过为了描述这样的过程我们把它写成马式决策过程。马式决策过程首先就是把状态空间和行动空间描述出来。状态实际上就是漏税额度,行动空间就是你的偷逃税的情况,这样可以把状态转移函数来描述出来。根据你漏这种情况把你效用函数合起来,一般来说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年份效用函数不是把费用加起来以后求的,而是累计起来的,这是我们做效用函数一般的办法。当然每一年判断一次,也有一定的道理。 这样做以后实际上也可以继续分析,一般模型是可以的,我们先看看两个周期有什么情况,实际上也是分成两个周期处理,第一个周期,第二个周期偷税额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实美国的税收优惠相当于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而这个真正往前追几年也说不清楚。于是我们就把它写成两个周期的,第二年和第一年之间有关系,第二年漏了可能会返回找第一年是不是继续漏,这时候就考虑这样的情况。 这里面数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