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之强迫型人格障碍(上)

讲师风采
姬雪松
中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讲师简介:
姬雪松,中国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点评作者,华夏心理网专栏作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医生,从事心理治疗多年,擅长神经症和人格障碍治疗。现为北京国奥……
视频简介:
强迫这个词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强迫现象在我们正常生活中也处处存在,但是这些东西都存在的时间较短,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并不是强迫症也不是强迫型人格障碍,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表现才算是强迫型人格障碍呢,本期视频姬雪松老师将为大家讲解。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姬雪松: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再介绍一型就是强迫型的人格障碍,强迫。这个词大家就跟熟悉了,因为这种强迫的现象一个是非常常见,我们搞不好周围的人、周边的人就有强迫现象的人,甚至我们自己可能就有。首先说正常人我们偶然的也会出现某种强迫的现象或者是甚至是强迫的症状,但是这个东西都存在着时间较短,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所以我们并不是强迫症,也不是强迫型人格障碍。 那么我们现在要说的强迫型的人格障碍指的是这种强迫现象遍布他们的生活,遍布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一个人生活面貌的一个主流现象。无论是他的工作、学习、生活、家庭、友谊,各种各样的生活的区域里头都存在着大量的强迫现象。这种才是强迫型的人格障碍,你偶尔的担心门没锁好。比如说你这一段时间你工作紧张、压力较大,有可能你就会出现一个阶段的焦虑。这个焦虑可能表现为某种强迫的现象,这个不算,这个不算在人格障碍的范畴。人格障碍是持续、稳定。 那么强迫型人格障碍它有什么样的典型的特点呢?强迫型的人格障碍在它的这个本质上,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就是他们有一个非常残酷、刻板和无情的良心。你看那个反社会型的那些人他没良心,或者良心特别弱小,就是无政府主义,应天下大乱。但是这种强迫型障碍的人身上和这些人相反,他们有一个暴君,有一个残酷的统治。而且这些暴政在他的生活各个方面都实行,都实行暴政。这是他们一个核心特点。现在我们分几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说强迫它这种现象曾经是一种生理现象,曾经是一种生理现象,什么意思呢?大家如果有机会看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你可能并不难发现孩子在某一个阶段某一个特定的阶段里面他们对于秩序,对于秩序有着非常敏感的觉察和很高的要求。比方说这个桌子上有一个台灯、有一个表摆着什么样的位置,如果被他注意到的,有些东西他可能注意不到。但是如果被他注意过的话,那么如果你把原来那个位置破坏了,你把那个台灯挪出原来的位置。这些孩子会非常不高兴,还有很强烈情绪的反应,他一定要让你把那个东西再放回去,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再放回来,否则他就不干。另外,他们不光对于事物的摆放,不光对这个事物的摆放有一种秩序的要求,对活动的次序也有要求。比方说他玩儿一个游戏,他玩儿一个游戏是先把东西搬到桌子上,然后先把这个积木盒子搬到桌子上,然后再把积木再从桌子上,从这个桌子上面的盒子拿出来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把那个玩具箱子拿到地上去,然后再开始玩儿积木。他可能默认的或者说习惯的就是这种次序,但是如果你看着他搬着一大堆这个玩具箱子积木箱子有点沉,你从中把那个积木拿出来帮他放到桌子上。这个时候孩子有的时候孩子就会发现,你就会发现他大哭不止,大闹不止。有很多家长莫名其妙,我这不是为了帮你吗,你怎么回事?很多家长可能还不容易理解。实际上是因为你破坏了他默许的默认的那个秩序,你不知所措。那么细心的父母那好吧,好吧,我给你放在这儿你自己拿。要让这个发生的东西再倒转回去,甚至有的孩子当你把这个积木再放回到那个箱子里,他就不需要玩儿,他再把那个箱子放回去再重新拿,让一切从头开始。这就是他们对于秩序的某种刻板的强迫性的要求。 这种现象在小孩子身上在某一个阶段是很常见的,但是伴随着年龄的成长,他们已经逐渐远离了那种没有意义的刻板和对秩序的要求。那么小孩子伴随着他们情感和智力的发展,他们开始注意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着很多逻辑,很多关系。这种逻辑关系让他们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他们在探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开始让自己尝试着按照他们理解的某种关系和逻辑来进行。而一旦这个逻辑、这个关系被破坏之后,这些孩子可能会感受到某种危险。这种危险,我们成人已经远离孩子的世界很久了,所以我们很难体验,我们很难理解一个什么特定的次序会产生什么危险。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就是这样来体验的,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面孩子是高度迷信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小迷信鬼。他们相信魔法世界、相信魔幻世界,如果什么东西发生可能会意味着另外的什么东西发生。这在常人看来这是迷信,你说这个事和这个事根本没有关系,但是小孩子就会有。你看这个强迫症的病人,成人强迫症的病人有一些病人很可笑,就是他必须得每次走路先迈左腿,因为左侧他认为是吉,右侧他认为是凶。所以如果他先迈左脚一切顺利,如果他走路的时候不小心先迈了右脚那这就坏了,这意味着某种凶险要发生。这有联系吗?这根本没有任何联系,这是迷信。但是小孩子却相信这种迷信,因为他的这种情感和智力的发展就处在这种魔法世界里面,就处在这种魔幻的、有魔法的这种规则之中。所以他们对秩序的这种追求带有这样的特征,这是为什么对于成年人来说有时候不容易理解的原因。 小孩子是刻板的,但是爹妈是宽松的,是不刻板的,因为爹妈已经逃离了那个原始状态。所以父母虽然那个时候并不会干扰孩子的秩序,或者一旦为孩子的破坏的秩序还会帮助他们按照孩子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