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感之和谐双人舞(三)

讲师风采
王斐
东方心理研究所咨询中心专家组成员
讲师简介:
王斐,东方心理研究所咨询中心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从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始心理咨询工作,担任多所大学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经过近十年的咨询实践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个体咨询经验,且成功带……
视频简介:
前面主要是从两性的角度了解了恋爱中的男人和女人总的特征。本视频主要讲述爱情探秘的部分:两个人从相识到吸引到建立起恋爱关系的过程。接触中影响吸引力的因素,为什么会喜欢比较近的人,为什么会认为“美的就是好的”等等各种问题的解答。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王斐:双性化这个概念,更多是在一个个体的身上兼具一些工具性的特征和一些情感性这样一些特质,比如说对于一个我们想象一个父亲,如果他在职场这个领域里面能够表现的自信、果断,并且有竞争力,但是他回家和孩子相处的时候,他又能够表现的亲切、温和和敏感的话,那么这相对来说他是一个更加优秀或者更加成功男性的样子。也就是说这种双性化的个体,在他身上具备这种性格的优势的特点,是更为广泛的,更多的,他不会局限于传统的男性领域或者传统女性的领域,这样情况下他就能够在不同情景中,比如说是一个工作竞争性的情景,还是一个在工作中需要去维护,和建立人际关系这样的情景,那么在不同的情景中,你能够把这种自己不同的特质,适应性的特征表现出来,那就能够在更多的情景下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好去表现这样的能力,所以说我们现象关于双性化这样的一个理解,要更加积极一些,对我们个别身上,跟传统男性特征相关或者跟传统女性期望相关一些特征的这样一些理解,可能更全面和积极一些。 但是他的双性化是建立在男性本身具备传统期望上那些男性特质一个基础上,女性也同时具备一些女性特质,而如果说这个个体只具有和他性别的角色、性别的期望相对的那样的一些特质,比如说一个男性但是他在自信、果断、竞争力方面都非常弱,但是他在传统女性这个特质上非常强的话,就会感受到非常大社会舆论、习俗方面的压力,比如说现在很多的女生形容某个男生很娘,很娘娘腔,很娘,然后这样的一些特点,就会说他不像一个男人,不像一个女人,在这样一个角色标准的要求中,传统对男孩子更加苛刻的。 那我们看过男性和女性在性别角色上,在文化所形成这个期望上,让一些特征,我们有一个数字,如果两种都很低,就是一个个体,他在传统男性特质和传统女性特质都很低,或者刚才我所说的那种跨类的,反过来的,它其实在人群中大概有15%的比例,他们在建立这种关系上面,建立人际关系方面,建立亲情方面相对来说会面临一些更大的这样一些困难。 前面我们从更多从两性的角度来了解恋爱中男人和女人总的特征,接下来这个部分,我们称之为爱情探秘的部分,我们就会进入到两个人,然后从相识到吸引,到建立起恋爱关系这样的一个过程里面。吸引从某个层面来说他可以说是非常奇妙或者非常难以琢磨的这样的一个状况,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会有很多的心理学家做很多比较具体的实证的一些研究,来讨论吸引的因素,经人分析这么一个流派的心理学家,他们对吸引,就会我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说到这个人一见就很有感觉,看见他第一面就很有感觉,有的人也会在比如说周围的人会关心,有没有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给你介绍一个吧,你有什么要求,可能也会提出来没什么要求,有感觉就行,这个感觉可能就和我们前面所谈到这个感觉最接近,在心理学里面的一种解释,可能称之为圆形理论的解释,那么它的意思是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由于这种本身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这种因素,在加上自身的遗传,然后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我们这个无意识层面,会有一个理想的女性的原形,会有一个理想的男性的原形,就是会有一个理想的异性的原形,这个原形是什么?原形可能就是一个很模糊一个人的样子,这个人什么特点,带来什么感觉,你可能用意识层面很清晰的去给你描述,他很难描述出来,但是他觉得这感觉是对的,好像就是我这有一个模子,这个模子在无意识层面的一个模子,然后我会在现实生活中碰到,然后进到我视野里面很多很多的人,但是可能其中的一些人正好跟模子能够扣上,他是一个原形,至于原形里面的特征,然后每个人原形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原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把他给清晰画出来,这个可能很多东西目前还是比较模糊的。 从比较偏具体和实证这个层面一些研究里面,就是有很多的因素包括接近,他是影响吸引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接近里面他是有这样一个效应,你跟他接触更多,那么如果说有好的印象,会把好的印象加深,但是如果厌恶或者厌烦的这个印象的时候,也会把厌恶和厌烦的印象加深,为什么接近会带来一些吸引,会有利于人际之间的吸引,其实他也是我们适应一种机制,我们不一定会爱上我们见过的人,但是我们爱上那个人,就是我们见过的人不一定都会爱上,但是我们爱上的那个人必须是我们见过的,所以说这也就是接近这个因素,他会有影响在这,我们必须要在我们见过对象里面做出选择,相对于从来没有见过那个群体来说,我们本身对见过这些群体就会有更高的评价,我们会对他们更加喜欢,比如说会有一些研究,有一些是在大学校园里面、大学宿舍里面去进行的,比如说像我们现在大学里面还很常见那种,比较桶子,中间是一个走廊,两边是挨着宿舍,这样的情景里面,研究者会把这一层楼里面的,根据距离的远近,比如说隔宿舍,隔两个宿舍、隔三个宿舍,然后把他们的距离和最后我们这个宿舍里面的个体,就是他的被试,对他周围的人的喜欢程度做一个评定的话,他是和离他的距离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