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可靠性理论(二)

讲师风采
曹晋华
讲师简介:
曹晋华,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研究员、运筹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可修系统可靠性分析、寿命分布类、运筹学的随机模型、制造系统的随机优化等。代表性著作有《可靠性数学引论》等。发表论文80……
视频简介:
虽然单元的可靠性不断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大型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要求其完成的功能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定量评定和改善系统可靠性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数学模型定量研究系统的可靠性,并探讨它与系统性能、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可靠性数学理论的主要方法之一。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现代技术装备的特点就是一旦失败了,这个后果非常严重。这个最明显的是核电站,它就是要求在核电站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不允许失败,只能成功。那么怎么办呢?需要事先有一套理论指导,不是说出了问题再来改,所以说可靠性理论对现代技术装备极其重要。 简单说可靠性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对产品的失效规律和产品的寿命特征,既然失效规律说明寿命特征,它一般都是随机的,需要用概率论的这样一些方法或者是一些思想。 可靠性理论的研究目的:可靠性理论是研究元部件和系统的失效规律以及对可靠性的有效控制,从而为工程系统提供必需的设备准则和检验手段和相关指南。可靠性这个学科它的性质是一个综合性的、边缘性,还有一个定量的课程,它涉及到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诸多领域。要提高可靠性就需要在材料、设计、工艺、使用、维修等多方面的努力,这个里面包括硬件、软件,还包括人的因素。 可靠性工作从一个系统的早期论证、设计、生产、使用、维修一直到系统报废贯穿于整个全过程,标准都一样的。都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这是一个定性的定义。作为一个定量的定义,可靠度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这个是概率,是一个定量的,上面是能力是一个定性的。 下面来解释一下可靠度的概念。这是一个示意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表示这个产品的功能,纵坐标下面一部分范围是在正常的范围里面,上面是失效,就是这个产品失效的范围。当然这是示意图了。上面的这条直线就是失效判据,当然一个产品从时刻0正常的范围里面运行一段时间,什么时候突破了这个失效判据,这个产品的寿命就结束了。那么用下面这个图来看就是这个a是一个简单的图来看,就是从时间0开始应该到它的失效点,整个是寿命X。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