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峰会议--农……

讲师风采
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视频简介:
从总体来看,相比我国丰富的农产品种养殖业,目前许多农产品加工还停留在初级、中级加工阶段,真正进入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阶段、在市场上具有影响力、让消费者持久信赖的农产品品牌还不是很多。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长、环节多、利润较低、市场风险相对较大,缺少大企业、大资本进入,这就要求我们在培育农产品品牌上下大力气。那么如何走品牌之路,这条路如何发展?下面请听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胡小松先生为我……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胡小松:下面我们就有请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何总 何学功: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农业的建设,因为我们不能时间拖得很久,我干脆就拿一个农产品来把这两个论坛的重点,涉及到我个人的一些思索和这些年在做这个农业咨询过程当中一些个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 因为刚才我们两位厅长也都提到了,那么不管是广西的东作的马铃薯还是山西北部的马铃薯,刚才安教授也提到了马铃薯,我们就拿马铃薯做例子来分析一下。 其实农产品加工将来有两个问题,到底是技术的问题,还是原料的问题。技术的问题有一个数据,那么我们现在中国农产品加工大约有5%的加工技术能和发达国家看齐,15%的可以说做到一个中等的水平,其他的这些相当于国外发达农业国家基本上七八十年代这样一个水平。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我们确实差,但是在中国,我要强调的是适度技术问题,不管是农业生产的前端,还是在农产品加工,在农产品流通方面,一些个高、精、尖、新的技术,其实超出了你经营的成本,因为农产品加工主体是谁啊?是企业要赚钱的,超出了这个成本不赚钱,你让他怎么做呢?那么我在国内看到很多示范科技园,很多示范的农业园,这些基本都是我们国家用财政投入搞的示范,也就是代表了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那么从论坛张教授谈到的互联网的技术,恐怕还要有十到二十年的技术,很多高、精、尖的技术,也就是说国外的目前已经成熟的精确农业的一些做法才能在我们国家得到开展。 那么拿马铃薯来讲,我就提到原料问题,马铃薯成本,它需要特殊的加工薯,才能生产出高标准的全粉产品。那如果它用(夏伯丁),用大西洋五吨能出一吨全粉。可是我们国内种这个加工薯的地方,因为它形好、卖价高,基本上不是被用做加工,而是去炸薯条、薯片,甚至有一部分从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运到了像上海、广州,进入菜种的这个市场。那么加工企业没有这样合适的原料,没有标准的原料,只好,你比如说就拿内蒙来讲,它用科型一号来生产原粉,那就七吨马铃薯,七吨马铃薯出一吨全粉。再拿马铃薯第二个来讲,专用的淀粉它这个品种,马铃薯淀粉含量达到23%,可是呢,不是专用的,我们一般的菜薯基本上在十六七这个样子,那你这个企业的出成率这么低,产品的品质这么低,你怎么能卖到一级品呢?卖不到。所以农产品加工技术,需要适度的技术把国外的成熟技术引进过来消化进来,但是一定要考虑你标准化原料或者和工艺,那么这是农产品加工这个环节。 那么到品牌农业之间过渡,存在一个重大的误区和缺陷,那就是我们现在农业的产业组织问题,政策出了问题,政策导向出了问题,大部分的企业运营出了问题,那么在政府、企业这个层面的下面还有一个,农民的生产组织也出了一个问题。农户生产的规模小,他没法去做到提供大规模的标准化的原料,因为他要这样去做,他这个投入会高,生产菜薯成本多低啊,不用考虑控制它的各种病毒,不用考虑土壤当中各种真菌和细菌的感染,我今年我生产出来,行情好我一顿能卖八百,行情不好一吨就是两百,我就卖给县里加工厂,所以出现了很多马铃薯的卖难,橘子的卖难,香蕉的卖难,就是因为单个的农户没法去生产标准的原料,去和农产品企业对接,因为这个中间的组织出了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农户企业绝大多数,他不压榨你种植户那点利润他的利润上不来,所以说这个产业组织运行当中政府到底是怎么去引导?因为企业是经营主体,区域种植的规划、标准的栽培和这个标准原料能不能卖更好的价格,这个东西就需要政府在政策的引导,区域经济的规划,还有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布局和适度的扶持,因为我们有很多关于农产品加工方面的引导的资金、成果的转化,这个当中其实政府调控的余地还很大,政府调控余地更大的要关注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关系。那么我看到很多活得非常舒服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它一年四五亿的销售额,可是净利润基本就是两三千万的样子,它没有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它也不想上市,每年活得非常舒服,我把它形成为社区型经营了,因为它和农民的关系解决得很好,和农民的利益关系解决得很好,这要展开来讲非常复杂了,牵扯到我们最基础的农业的土地政策问题,政策问题这个我就不讲了。但是有很多创新的模式,政府下面自发地出现,也给我们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的经营,提高集约化的程度,提供标准化的原料,提高农产品加工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利润,然后去创造一个稳定的一个品牌,能够实现持续供应、健康产品的这样一个品牌或者品牌利润,然后它才能反哺这个产业。 我们一般的农民,我们一般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了基本的产业平均利润或者在产业平均利润之下,那么如果把它三者的关系摆正,能获得什么呢?这个企业获得品牌利润它能反过来反哺和拉动当地的农民和当地的农业的结构。所以说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农业的建设之间,当中农业的产业组织这个环节现在变得相当的重要,有一些话题不方便拿出来讲,但是一些政策方面的建议,和一些个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