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峰会议--农……

讲师风采
李里特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讲师简介:
李里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员,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美国农业工……
视频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任务。因此,分析和讨论农业产业链中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现实意义。农产品加工业是制造业的组成部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行业,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而其中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更是有很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想谈一谈这个,从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这个角度谈一谈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看法。 那么谈到农产品加工的形势,包括我们农业的形势,现在我认为最终我们市场经济要看到我们的供需形势。 现在全世界的粮食生产一共,总共是20亿吨左右,而中国的生产能力在5亿吨,而且我们实现了九连增,基本上都在超过亿吨。也就是说生产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粮食,我们国家的人口不到五分之一。 那么从2006年统计,我们国家的主要的食物生产,像粮食、内类、禽蛋、油料、水果、蔬菜、水产已经保持了多年的世界第一。像稻米生产占世界的30%,小麦16.2%,尤其是蔬菜,因为种粮卖粮难,大家都在调整结构,种菜,很多地方发展种菜。那么种呢,中国种了多少菜呢?全世界的60%以上。水产品,水产养殖我们占世界的70%。肉、畜产业可以看看,我们国家肉的总产量占了世界的30%都多,尤其是猪肉,生产了世界的一半以上,50.1%,像羊肉也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呢,我们的猪肉的价格也往往造成了农民养猪卖猪难。 所以说从这个形势我们探讨我们的农业的现状和出路。顺便再说一句,我们的农业设施大棚,上次也开过会,我也是从他们那儿搞大棚的听的,大概是占了世界的87%还是78%,温室大棚中国是全世界的这么多。 实际上历史表明,我们现在人类食物生产的能力已经大大地超过需求,我们国家已经从延续了数千年的饥饿时代跨进了饱食时代。也就是说从90年代起我们的粮食状况已经到了饱食时代,所以说我们不顾市场只顾生产,不善经营就很难发展农业。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发展的课题,应该考虑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的加工。 现在大量的事实证明,农产增收、农产丰富不等于农民富裕了。我们报纸上经常报道,连续十几年都是这样的消息,经常菜种得卖不出去。像前些天,像郑州农民种的萝卜卖不出去,而让市民们,让市民献爱心,让大家吃爱心萝卜。结果市民来拉萝卜还不满足,连旁边的红薯都给挖了。 就这样一些经营环境让农民就很难做,总理在最近的一次开会上,说今后怎么样让优秀的年轻人愿意当农民,现在确实大家不愿意当农民。刚才讲创业,那么比较优秀的人都跑了,这个农业靠谁去创呢? 那么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业也其实面临着一个经营状态的冲击。我们凡是到超市,到了全国各地的商场我们都可以看到,所有货架的食品都摆得满满当当,即使到晚上这货架都是满满当当,而这个食品它都是有保存期限的,取不下来就得倒了就处理。 因此现在我们很多地域发展经营大家都在思考到底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上什么项目?那么现在上项目无非有三个,一个叫招商引资,一个叫发掘资源,在地方,就是刚才讲的铁观音一棵树值多少万,但是这样的地方并且是少。还有一个就是建设所谓的开发区、示范基地、示范点。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