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峰会议--农……

讲师风采
胡小松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视频简介:
培育农产品品牌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现在,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已经联结起越来越多的农户,但产业化经营能否长久发展,最终取决于产品在市场是否被广泛接受。在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的环境下,品牌农产品无疑更具较强竞争力。同时,培育农产品品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如今,精准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等已经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培育农产品品牌恰好是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具体体现。那……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郭绪全:各位嘉宾、各位代表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们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关的做法和决策。那么围绕今天下午会议的对应的主题,我想选取广西的三个特色产业,来讲一讲我们的做法,作为跟大家的一个条件。 第一个产业就是甘蔗食糖。大家都知道广西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产糖区,广西的甘蔗占全国的65%,如果以为省单位计算,我们在全世界排第三。这样一做怎么样解决它的卖难的问题,我们的答案,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三大战略。 第一大战略是低成本战略。就是说通过成本的改良,技术的推广,水利设施的建设来提高它的单产,降低成本。 第二个战略是我们的地地级联动战略。广西这一做法可能在全国是相当特殊的,我们通过政府出台、市场主导价,在糖厂和农户之间建立一个利益联动的关系,在这个指导下的基础上,根据糖的价格的变化来实行联动。就是说糖厂挣钱你要反馈一部分给农民,这种方式通过合同的行为带把固定下来。 那么第三个方面的战略就是说区域性对战略。广西的甘蔗糖我们重点在二十来个县,作为自治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那么我们在制定战略规划,在进行战略的投资和技术的指导等等方面,我们都优先往这些地方集中,那么就把它一些边缘化的东西,边缘化的地方,让它失去竞争力。这个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 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产业,甘蔗。 第二个产业桑蚕,种桑养蚕。在十年以前,广西种桑养蚕还名不见经传,但是现在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大家,广西的蚕茧产量占中国的三分之一强,世界的五分之一强。就是说如果以省为单位来算的话,我们是全世界蚕茧产量最集中、最大的一个地方。谁都知道这个产业它的波动性很大,经常出现难卖,有时候价格非常高,有时候非常难卖这样一个情况。 我们广西在这方面做了一些什么工作呢? 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品质提战略。过去我们的蚕茧做得不大,主要是因为我们品质不是太好,往往都在,做出的蚕茧都在3A这么一个品质左右,这些年我们通过品种的改良,我们在这么一个亚热带地方把蚕丝的平均品质做到5A左右,4A—5A这么一个水平。 第二个方面的战略就是我们的多样化战略。除了种桑养蚕以外,我们大力地发展了三个食用菌,让农民的收入不仅仅从蚕茧上来来体现,你要通过桑丝来做食用菌,同时呢,我们有了规模以后,把大量的不蚕渣,也就是蚕的粪便,把它收集起来,叶绿素做生物有机肥等等,我们想把它的产业链条越来越长,能解决它卖难和稳定性的问题。 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产业。 第三个我想介绍一下香蕉。记得好的同志可能还记得,几年以前广西的香蕉卖难惊动了总书记,这个《人民日报》《新华社》国内的各大主流媒体都纷纷报道,那几年我们的香蕉栽了一个跟头不小。怎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呢?我们的做法,最主要的是两条。因为香蕉这样的产业你不能靠国家的支持,也就是不可能靠中央政府、中央财政给你支持,它不像粮油和糖,这个靠得县域经济靠地方自己来解决,我们所做的几个工作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培育龙头企业,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走这样一个路,几年的努力我们广西培育了有一个(金穗)这么一个香蕉公司,现在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公司,它的面积达到两万多亩,去年一年的利润也是两千万,采用了以色列的(水分)一体化,灌溉的技术,实现了我们的大面积的标准化,这一个技术的集成化、品牌化。这个品牌就是绿水江的品牌。事实上广西的香蕉在全国占的市场份额也非常大,大约28%,我有一年统计,也就是大概十个香蕉当中,大概有接近香蕉是广西人种出来的。 在培育农业龙头化的龙头的同时,我们同样也采用了领导化跟优质区域机动,重点的,也就扶持那么五六个重点的县,通过这样一些方式,对不同的作物、不同的产业,采取有针对性的不同的措施来解决,在一定程度上,或者说准确地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我想我们作为相关的主管部门也好,专家教授也好,企业家也好,在现在和将来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作为,我们愿向大家学习,同时也欢迎诸位方便的时候到广西谋求发展,去做客,谢谢大家。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