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字经第四十三集(上)

讲师风采
钱文忠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讲师简介: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
视频简介:
《三字经》之所以能够流传上千年,成为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正是因为它代表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三字经》一反中国传统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列举了蔡文君和谢道韫两位才女的故事。钱文忠教授在上一讲中,已经讲了蔡文姬坎坷的命运和卓越的才华。那么谢道韫是什么人?她有什么超人的才华?为什么能够与蔡文姬齐名?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三字经》之所以能够流传上千年,成为儒家思想的启蒙教材,正是因为它代表的是儒家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三字经》一反中国传统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列举了蔡文君和谢道韫两位才女的故事。钱文忠教授在上一讲中,已经讲了蔡文姬坎坷的命运和卓越的才华。那么谢道韫是什么人?她有什么超人的才华?为什么能够与蔡文姬齐名?而《三字经》在列举了许多勤学故事之后,最后又特别强调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意义。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钱文忠教授是如何解读的? 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最后一集、第四十三集。 【钱文忠】不管《三字经》的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的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我们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大家相对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的著名的才女,她姓谢。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么,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讲的,谢道韫就是王谢之家里面,谢家的女孩子。东晋以后,历代都非常称赞她的咏雪的才华。她之所以被大家注意到,在历史上一直被赞颂,是因为一个很偶然的场合。 她小的时候,有一天,漫天飘雪。他的叔父,谁啊?当然是著名人物了:谢安。谢安就让家里的子侄们、让家里的晚辈召集起来。大家描写一下这漫天的雪花。中国传统的世家大族,大多会利用各种场合,一场雪、一场柳絮、一朵花开了、一朵花谢了。把子侄们召集起来,赋诗、写文章。所以谢安就把家里的子侄全部召集起来,谢家的子侄都是以文采风流著称的,但是谢安的侄子,后来也很有名的叫谢朗,这次不怎么样。他怎么比喻?“洒盐空中差可拟”。什么意思?他这个雪花,就好比是洒了一把盐在空中,这叫什么比喻?盐,就算是今天的盐,比较细的、也是一粒一粒的,每一粒差不多大的。你撒把盐到天上,不全掉下来了?何况古代的盐还都是粗盐、疙瘩盐。你撒一把不都掉下来了?哪有雪花砸下来的。所以谢道韫这时候在旁边听不下去,不服。“未若柳絮因风起”,她把这个漫天的飘雪,比喻成柳絮。因风起,因为一阵风,把柳絮吹得迷迷漫漫,漫天飘扬。因为我们知道,柳絮是不会一下子掉下去的。一种动态的、一种满目的白茫茫,都被她形容出来了。这就是《三字经》“谢道韫,能吟咏”的出典。 【字幕配画外音】我们大家对于谢道韫,远不如对蔡文姬那么熟悉。但是谢道韫的才华,确实可以和蔡文姬齐名。蔡文姬六岁能辩琴,而谢道韫自幼善吟诗。但是蔡文姬的命运坎坷,一生三嫁。那么同为才女的谢道韫,她的婚姻会怎样呢? 【钱文忠】谢家和王家是齐名的世家大族。中国传统讲究门当户对,谢家的女孩除了王家的男孩,还嫁给谁?所以她果然嫁给了王家的一个男孩。嫁给了谁呢?鼎鼎大名的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但是这个婚姻一点都不幸福。门当户对并不能保证婚姻的幸福,虽然门当户对的婚姻比别的婚姻也未必就差,但是落实到谢道韫的身上,的确是一种痛苦。这个王凝之信天师道。在南北朝的时候,只要名字里面带之乎者也之的这个人,一般都信天师道。所以他整天在家烧香拜神,把家里搞得烟雾缭绕。心高气傲、才华出众的谢道韫,摊上了这么一位王家子弟,算她倒霉。心理非常郁闷、非常懊恼。婚后不久,她就找了一个借口回娘家。这就明显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丈夫不满。 但是谢道韫很欣赏自己的一位小叔子,谁呢?一想大家也都知道,著名的王献之。王献之是书法家大家,当然王献之绝不仅仅是书法大家。有一次王献之和宾客在清谈,因为我们知道,魏晋南北朝流行清谈。当时的一些亲贵之家、一些人见面,先要就一个题目,大家清淡一番。来大家比比学养、比比聪明度、比比你的反映度、比比你肚子里的货色。王献之在跟别人清谈的时候,理屈词穷。那明显地王献之的清谈水平,不如他的书法水平。 谢道韫在里屋听着,因为她不能出面去清谈。但她也很有才华,她在那边听,听到以后心里心疼这个小叔子。怎么说不过人家,丢脸嘛。就派丫头出去传话,说什么呢?我能不能出来替我这个小叔子跟大家谈?那么谁能拒绝?也知道这是谢家的闺女。所以就把床,当时的床是一种座椅,不是榻、不是我们今天睡的床。搬出来,前面挂上青布幔。这个礼节规矩很严的。还不是挂上垂帘,垂帘还是能看见的,挂上青布幔就看不见了。谢道韫坐在青布帐中,接过王献之这个已经落败的话题,开始清谈。把对方谈得落花流水。这一段故事见于《晋书》,所以这是见于正史的。 婚姻不美满,谢道韫的人生结局也很悲惨。孙恩起来造反的时候,兵临会稽城下。王凝之这个人真是,他也不发兵,也不逃、也不躲。干嘛?烧香、他还在那里烧香。他信奉天师道,希望能够有天神降下神兵来帮忙。城被攻陷了,王凝之和几个儿子,也就是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