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
演讲人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钱文忠,1966年6月出生,籍贯江苏无锡。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师从季羡林先生。大学一年级开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获“季羡林东方学奖学金”一等奖。1980年代中期,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历史文化学系,师从著名印度学家A. Wezler教授、著名佛教学家L. Schmithausen 教授、著名伊朗学家R.E. Emmerick教授,主修印度学,副修藏学和伊朗学。1996年,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天竺与佛陀》、《国故新知》、《人文桃花源》、《玄奘西游记》、《巴利文讲稿》,译作有《绘画与表演》(合译)、《唐代密宗》、《道、学、政》,另有资料编集与古籍整理十余种,发表各类论文一百余篇。
201232213058718.jpeg
《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经典,在梳理完中国历史之后,开始进入最后一个部分,通过介绍一些具体生动的,古人勤学的故事,来告诉人们作为一个求学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遵循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而这其中就提到了,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学有大成,后世都尊称他为“孔圣人”。而《三学经》中所提到的这个项橐,只不过是一个年仅七岁的孩子,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拜他为师?
解读三字经第四十集(下)
2013320173733726.jpg
CMFAGHB0311191947042.flv
288
350
88224/info.html
error.html
http://gffgaf75067c2e8a043a7hfv5969w6n5bb6kkb.fbyb.hbpu.cwkeji.cn/adksvod/PublicFolder/Player
http://gffga05319f78c7994b03hfv5969w6n5bb6kkb.fbyb.hbpu.cwkeji.cn/flvServer.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