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命的和谐 第九讲禅修

讲师风采
释果宁
讲师简介:
释果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视频简介:
我们通过简单的观想呼吸的进出,观想波浪升起和消失,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禅修,禅修的目的就是要让你心灵得到宁静,在宁静中再去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看到真相。但是这种禅修不容易让我们看到自己是个关照者,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我们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大海的存在呢?下面请听释果宁大师给我们详细讲解,去感受这份宁静。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大家好,欢迎来到《名家论坛》! 我们紧接着上一讲,我们通过简单的观想,呼吸的进出,观想波浪升起和消失就可以进行简单的禅修。禅修的目的就是要让你心灵得到宁静,在宁静中再去看到你的本来面目,看到真相。那么你会想,也有人这样的问我,他说师傅我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大海的存在?因为这种禅修他不容易感觉到那个觉知,不容易去看到自己是一个观照者,不是波浪,这种感觉很难找到,我说可以。通过日常生活,通过你的做人,你也可以去感受大海的存在。但是你必须从这几点入手,哪几点。 第一点,就是从宽恕开始。先从宽恕开始,宽恕,倘若你懂得了宽恕真正的含义,那么你就懂得了原来宽恕别人是在善待自己。宽恕他人,他人,是善待自己。宽恕他人是在善待自己,很多人会觉得想不通,他伤害了我,他让我感到痛苦、烦恼,我为什么宽恕他还是在善待我自己呢?你却不知道。伤害你的人也许他是一句话无意中伤害了你,甚至他可能早就把这句话忘了。可你呢?还记在心上,还在怨恨,还在埋怨,还在烦恼和痛苦。想想看受伤害的,真正受伤害的是谁?因为你这一念记恨,你还在继续受到伤害。因为你的身心不舒畅,一个人处在怨恨之中,处在嫉妒之中,他是非常痛苦烦恼的。这份烦恼,这份痛苦就在你的身体内产生了毒素,在毒害你的身心。你不是自己虐待自己吗?倘若你对他人宽恕,你的心马上就释怀了,再也不记恨了,原谅他了。你这一释怀一刹那就轻松了,这一念轻松就是善待自己了,所以一定要记住宽恕他人是善待自己。 虽然他人对你造成了伤害,让你痛苦,让你烦恼,甚至让你流血。可是因为他人的这个举动使你对人生有了更深的认识或深度、力度,许多人一生过得过分的平淡。当他老了他又感觉很遗憾,我这一生怎么连回忆的东西都没有,太乏味。往往还觉得自己感叹自己虚度了人生,实际一个人的一生无论你是怎么走过来的,无论你遇到了多少不幸、坎坷、曲折或打击。正由于各种不同的色块组成了你的人生,所以你对人生有更深的认识、更深的体悟,就如同那一幅油画,为什么油画始终比国画值钱,就是它的艺术表达性。它表达的更深刻,表达的更有力度或深度。你看油画是由一块块浓厚的色块组成的,那就是深度,那就是力度,这才非常的丰富。国画比较平,水墨画是非常的平,深度力度不够,所以它的表现力度不够。这就是它的艺术性,无法达到最好的表现。人生也如此,就像一幅油画近看全是色块,赤橙黄绿青蓝紫无色不有,但是远看呢却很美。正由于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当你隔得远再去看它,再去回味它,你会发现回味无穷。当你去回忆你的过去,即使那痛苦的事情让你回忆起来往往都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美感。所以我们不要去一味的怨恨别人,这个事情经历了,你有了这一份经历,有了这一份感受,实际上就是你的财富。财富有有形的,还有无形的,正如人们所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失败了,你受到了打击,遇到了坎坷和曲折,不要紧。当你迈过去以后,当你总结经验教训,战胜超越了以后,这失败的东西,过去的失败的灾难的东西就成了你本身的财富了。那是无形的,不是有形的拥有的。无形的经验那也是财富,所以你真的要去认识大海是什么样子。你第一步是要做到学会宽恕,你真的要打开你的胸怀,你真的要让自己有一个能包容大千世界的海量的胸襟吗?第一步也是从这里开始,要想大海一样去接纳去包容,就是打开你的心,接受包容,非常重要。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