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命的和谐 第十一讲什么是禅?禅是……

讲师风采
释果宁
讲师简介:
释果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视频简介:
禅是什么,禅什么都是,禅告诉我们,我们为什么是凡人,不是圣人。我们受外面的环境所影响,我们的心随着外面转,就像一个木偶。我们的心情受别人影响,不是自己的主人公,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心,导演是别人。而圣人可以不受影响。我们不应该抱怨不公平,埋怨别人。而是应该检讨忏悔自己。得病也有好处,让我们珍惜生命,明白生命的可贵。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大家好,欢迎来到《名家论坛》。 我们讲禅是生命的和谐,那么禅到底是什么?禅不是什么,但它什么都是。我们再来看看我们为什么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为什么是凡夫,我们为什么不能成为圣人和伟人?它最大的差异在哪里,让你意识到凡人与圣人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虽然这几个字很简单,你看看。 先看凡人。凡人的心是随外面的境界转的,外面的环境不好,外面的情况让你难受你就真的难受。正如同别人的一句话你不中听,你马上就烦恼痛苦了。他说一句难听的话试试,你马上就会烦恼痛苦,因为你的心是外面转的,随着外面转的。外面一遇到美好的境界,你心情可能就舒服一点、快乐一点、高兴一点。我们做人做得很遗憾,就像一个木偶,大多数人都像一个木偶让你不断地变化动的,不是你自己,是别人。别人就像那个牵着的线,牵一下你动一下,牵右边也许你就叫快乐,牵左边你就要痛苦。你只是活的像个木偶,你不是你自己的主人翁。导演是别人,你只是人生这一场戏的一个演员,你做不了主。那就是凡人。你的心会怎么样?外面的境界来决定的,而不是你来决定的。这很重要。 他跟圣人的区别是什么?圣人是心能转境,他能把外边的境界转过来,在你普通的人认为外面境界很难的时候,很不快的时候,让你感觉到不美好的时候,他能把那个境界转过来觉得自己不受影响。具体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家可能比较容易明白。 比如说得病这件事情,人人都得过病。但是对待病的心态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心境,普通的人得病都不会快乐,甚至还会抱怨,为什么我得病别人不得病,为什么我得了癌症他不得,为什么我们几个一起去吃这顿饭我惹上了肝炎,他们没惹上。普通人的心态倘若是这样的心态,你这个病只会加重,甚至一病不起,越病越严重,因为你的心态还再继续毒化你。你没看到到了医院医生都告诉你要宽心,这个病没有什么很快就会好,不要太担心,这不要宽你的心吗?所以我们普通人得病是不会快乐起来,一定是烦恼的,真正的在痛苦。然而呢?作为修行人,还别说圣人,一个修行人得病他马上就要升起三种心态,哪三种心态?你看看他怎么样把那个境转过来,把那个不快乐的境不好的境,得病是个不快乐不好的境,境界把它转过来。怎么转?当你得病的时候,一个修行人得病的时候,第一个心态就是忏悔心。 第一个心态就是忏悔,升起忏悔心,深深的忏悔。忏悔什么?今天终于得病了吧,受报了吧。忏悔自己曾经伤害过多少众生,别说其他的杀生了。因为自己言语不称、行为不称,曾经让多少人痛苦过,甚至流过泪,为之烦恼。忏悔,还别说生生世世造的孽的。我们先别谈那么远,就谈你今生你伤害过多少人,还别说伤害过多少众生动物了,不用谈,暂且不谈那个,就说你伤害过多少其他人。那么此刻你得病了,你受报了,感受到痛苦了,你应该怎么样?忏悔才对而不是继续抱怨,抱怨多么得不公平,别人不得我得了,而不是埋怨别人让你得了病,那你就就错了。在修行人看来得病了马上是忏悔自己,忏悔自己造下的罪孽,忏悔自己是做了那个不该做的一些事情,不断的检讨自己、忏悔自己。 第二个心呢就是欢喜心。我们得病了,修行人得病,那不是烦恼心,不是痛苦心,而是欢喜心。为什么要升起欢喜心,因为得病,自己身心得病了,身体得病,才知道我更加要好好的珍惜生命,不要浪费这个宝贵的时光。平时在自己身体很健康的时候,也许有些时候还有点放逸,有些时候还有些懒惰,不够精进。消磨时光,浪费光阴的事,也许经常还做一做。但是只有得病的时候才意识到生命多么的可贵,时间多么的重要,许多人都是因为进了医院出来以后才意识到人生真正他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生命是本钱,身体是本钱。当你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的时候,你才来后悔才来不及了。现在很多人拼了命要去博取钱,博取财富,拥有了这些财富实际是拿自己命去换的,然后再拿这些钱财来买命。大量的钱用到医治身体上去了,医病去了,很多人就做这种傻事,不断的透支身体为了所谓的事业,然后等自己倒床不起的时候又拿钱送给医院买命。多么的愚蠢,就是不懂得。 你倘若得了大病你才真的知道生命多么的可贵,然后你才知道我要好好的珍惜生命,好好珍惜自己身边的一切因缘。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古人讲的好,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你怎么知道这个灾难不是个好事情,也许反过来让人更加的认识到了生命和友情的可贵。 第三个心态就更重要了,观想心,第三个心态。观想什么?我们得病了,我们会尽量地抽出时间来打坐,然后闭着眼睛观想。在这两个心的基础上观想,观想现在还有多少人,这个地球上连温饱都没有解决,还在受着饥饿的痛苦。还有多少人在流血在死亡线上挣扎,还有多少人生活在恐怖中,还有多少人真正的倒在病床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我这点病算什么,这个时候就慈悲心开始现前了。能不能就这样观想,能不能让众生的苦难都到我肩上来吧,让我来承受众生苦难,让众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幸福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