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生命的和谐 第十二讲禅不是宗教 禅……

讲师风采
释果宁
讲师简介:
释果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视频简介:
禅是幽默的,让人们在幽默中去感受人生,体悟人生。从禅中我们能感悟出佛法真正的境界是什么。云水僧各处云游,参学佛学。无德禅师在山上的茅屋修学,徒弟小和尚在背书,云水僧和小和尚对法,却拜倒在小和尚手上。云水僧知道自己境界差得很远。佛教有三个不同境界,我们能看出僧人们在哪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求愿型,初级阶段。第二个是虔诚的宗教型,可以分出圣人和神的区别。第三个是智慧的提升型。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大家好,欢迎来到《名家论坛》。 我们讲到禅是幽默的,禅让你在幽默中去感受人生,去体悟人生的真理。那么我们同样用故事让你去感悟佛法真正的境界是什么?有一天有个云水僧,云水僧是什么含义?出家人去参学就叫云水僧,像行云流水一样到处去残放名僧大德就是为了得到提升,为了学到法。所以有一天有个云水僧听说有一个叫无德禅师的,无德禅师很有名,他的法很高,他的禅悟的水平很高,很有道力。那么他就去参学他,去向他学习,想去。可是没想等他到了无德禅师的寥房,就是无德禅师在一个山上的一个茅草棚修行,却没想到这位禅师不在。可是有一个小和尚在,小和尚是无德禅师刚收的一个弟子。 这个云水僧就问这个小和尚,你师父在吗?这个小和尚因为嘴里边在背诵师傅叫他继续背的一部经,所以小和尚嘴里边只念他的,不理他。这个云水僧一想可能是因为他的师傅是禅师,所以禅叫不立文字,不要用语言来表达,可能他是在向我表法,那我就跟他斗斗法试一试他的法到底有多少就能看出他的师傅了,从徒弟身上就能看出师傅的法高法低了。这个云水僧就比了个小圆圈对着这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又对着他的小圆圈比了个大圆圈。这个云水僧一想本来我说你是个小孩子小小的心,你干吗比这么大的一个心,你的心真的有这么大吗?他说我再试试你。他又给他比了个五就给那个小孩子看,这个小孩子对着他比了个十。他说咦,我跟你比个五是问你受了五戒没有?五戒大家都知道,出家人,别说出家人,这个小沙弥要受五戒的,居士都要受五戒,小和尚叫小沙弥还没有受大戒,出家人的大戒是250条比丘戒,女众是248条。那是女众比丘尼戒,一个小和尚往往就受沙弥戒,沙弥戒就叫十戒。他问他你受五戒没有,他给他比了个十。他一想原来你小小年纪都已经受了十个戒了,他问他回答的了不起。 然后又告诉他比了个三,这个云水僧对着这个小和尚又比了个三。这个小和尚就指着自己的眼睛指了一下,然后往天上看了看,往地上看了看再也不理他了。哇,这个云水僧一想我比了个三是问你,你知道有三界吗?佛教讲三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呦。你知道有三界吗?没想到那个小和尚比了一下眼睛,然后往天看看,往地看看。他就想不得了,他的领悟能力那么高,他是说三界都在我的眼睛里,天和地都在我的眼睛里。原来这个云水僧一看到这样的境界不得了,我怎么敢跟他的师傅斗法,本来他是抱着一个要跟那个无德禅师斗法来的,他认为自己通过多年来的云水参学已经非常了不得了。没想到今天败倒在无德禅师的小弟子,几岁的小沙弥的手上感到惭愧难当,赶快还给这个小和尚顶了个礼,爬起来就走了,不敢等待无德禅师跟他斗法。没隔多久小和尚的师傅回来了,小和尚非常高兴坐在那里,说你在高兴什么? 说刚才有一个出家人一个师傅他来找你没找到你,结果他跟我比划下几下,我也还了他几下,他就走了,还给我顶了一个礼。这个师傅一想,哪有出家人给你小和尚顶礼的,你说说看发生了什么事?他说他对着我比了一个小圆圈,我就对着他比了个大圆圈。他说师傅你知道,我在家,我们家里边是卖大饼的。他比这么小,我以为他曾经在我们家买过饼,我告诉他我们家的饼有这么大。哎,无德禅师一听有意思,他说后面他又怎么样呢?他又给我比了个五,他说我们家从来没有卖过五文钱的。他说我们家的大饼要值十文钱,我就给他比了个十。哈哈哈,师傅越听越有趣,他说然后呢?他又给我比了个三,他说那个出家师傅又给他比了个三,他说我给他比的是什么呢?我给他指了指眼睛,看了看天,看了看地,我就说你不识货,我才懒得理你呢?就这个意思。结果他给我顶个礼就跑掉了,师傅明白了。师傅知道原来那个出家人就是通过这个小和尚,自己知道自己境界还差得远,还斗什么法,自己就走了。这个是佛教的三个不同境界给大家讲一讲。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