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下)

讲师风采
吴忠民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讲师简介:
教授,现为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主任,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等职。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公正研究、社会发展研究等。
视频简介:
随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社会成员平等和独立意识在普遍增强,民生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重大的主题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放在最突出位置,也进一步显现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吴忠民主任将从民生问题日益凸现的时代背景、民生问题的重要意义等方面,提出如何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建议和对策。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四、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   第四部分内容,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主要特征,刚才我们谈到过,中国的社会矛盾问题,尤其是严重的社会矛盾问题,80%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是我们国家社会矛盾产生的基本根源,我们看到中国的社会矛盾问题是在特有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在特有的土壤当中形成的,那么这样一来与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就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这个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生需求重于政治诉求   第一个特征,民生的需求重于政治诉求。中国的社会矛盾大部分围绕着民生问题形成的,进行一些利益诉求的,而不是主要根源于什么呢,政治方面的利益诉求。比如说现在社会矛盾问题,比如说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产生征地拆迁这都是基本性的民生问题产生的,而不是由于哪一个地方的市长、省长选举出现了问题而引发的这个社会矛盾,这比较好理解。按照很多学者的追踪,这些年的追踪发现,中国民众最关切的前几位的问题基本上或者说大多数都是民生问题,比如说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很少内容是涉及到政治方面的诉求,这很好理解。我们现在中国民众对现实问题越来越看重,对经济利益问题越来越看重,看重自己的生活处境。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民生问题没有得到改善,我们看这样的住房状况,家庭成员肯定是对保障性住房是最关切的。   再比如说,我们跟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就发现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先看跟印度比,印度人均GDP现在是1000多美元只有中国的1/4到1/5这个区间,它再穷,它再关切的往往是,民主化问题,政治利益诉求,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看一到选举日,很多家庭携家带口,一个完整的家庭去排很长的队耐心的等待很长时间,然后投下很重要的一票。看周边国家泰国,为这个选举,红衫军、黄衫军打得不可开交,有的时候一次双方斗殴就打死对方,双方一共遇难的人就达到90多个人,打得很惨烈,都是为了政治方面的诉求,这和我们国家很不一样了。   不少的国外学者对中国的政治状况真的不了解,他们认为中国这些年最重要的进步是两大进步,一是经济发展,二是农村基层选举,对中国国情真不是很了解,经济发展是没有问题,这是很重要的进展,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但是农村的基层选举很难说是中国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了,我做过一些调研,个人对农村基层选举有这样两点看法,第一点看法,有总比没有强,第二点看法,寄希望至少目前不宜过高。在我有限调查当中,就发现一些农村基层选举的时候是围绕两个目标进行的,哪两个目标热衷呢?一个是家族地位以及家族尊严的确立的,家族这个东西,一上来,他有时候不太讲理性,凭什么老王家掌权二十多年了,我们老李家是不是也掌权几年了吧,再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呢,获取利益的一个重要渠道,一个平台,当了村委会主任,围绕这两个目标贿选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很多农村基层选举出现了不能说少见的贿选现象,比如说我到北方一个农村去调研,到农民家里去聊天什么的,算是座谈、访谈。农民就问吴老师你了解我们农村基层选举吧,当然不了解,这不是来学习学习,来了解了解。吴老师,我们周边的这些地方都是贿选,每张选票都有价格的,一张选票的标准价格是一桶鲁花牌花生油,外加一口袋面粉,这是标准价,有的村庄呢,经济状况好点,价格也高点,发什么呢,发皮鞋,怎么发呢,先发一只。我们国家农村基层选举,有总比没有强很多吧,以后一步一步改善,但是现实状况来说,对具体情况,至少目前来说所取得的成就不要评价过高,是有成就,甚至有明显成就,对这个成就本身评价不要太高。 (二)官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的第二个特征,就是官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这跟别的国家,或者跟马克思时代相比是很不相同的,又有调查显示,我们国家现在位居前几位的社会矛盾大致的排序是:官民矛盾、贫富矛盾、劳资矛盾,至少这几年很多人把官民矛盾放在第一位,未来几年也许发生变化,未来可能是劳资矛盾将取代官民矛盾位居第一,至少这几年很多的调查,各种调查报告结果不是完全一样的,但更多调查报告相对来说比重比较大的是把官民矛盾放在第一位,这跟马克思时代很不一样,马克思压倒一切的是什么呢,是劳资矛盾,是工人和企业主的矛盾,而不是官民矛盾。因为在这个国家呢,在马克思那个时代政府是很弱势的,工人们有一个缓冲,他不找政府,有什么事直接跟企业主抗争,我们国家不是这样的,我们国家有一些自身的特殊条件、土壤。   官民矛盾比较突出,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就比较好理解,一个角度从名的角度来讲,我们不能否认民众对政府依赖度非常高,某种意义上来讲官本位仍然在民众当中这个意识当中都是存在着,老百姓一有什么事,不找别的机构,就去找政府,有什么事就找政府,对政府仍然具有一种高度的心理依赖症,如果跟以前不同的话,有所不同的话,就是民众对政府态度有所不同的话,就是对于政府公共服务要求,一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