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诚信道德建设(一)

讲师风采
陈瑛
讲师简介:
陈瑛,中国社会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导。1939年12月生,河北深县人,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中国伦理学史,现从事伦理学研究。1962年10月~1981年10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
视频简介:
本课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导陈瑛,从三个大的方面为大家讲解了关于加强社会诚信道德建设的问题。分别是:一、诚信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诚信;三、政务诚信是诚信建设的首要和根本。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求索网。今天谈论的题目是《加强社会的诚信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叫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里面规定了八条道德规范,其中有一条就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一条在八荣八耻里面并没有列成首位,但是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其他道德规范的基础。大家可以想一下,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尊重科学,诚实劳动,团结互助,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些当然都很重要。但是如果不是出自真心实意,不是言行一致,而是说说就算了,敷衍了事。它又有什么价值呢?所以其它各条都必须建立在一个“真”字的基础上,这个“真”就是诚信,诚实守信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真实。所以学习道德最重要的就是要“真”,许多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他们最感人的地方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一个“真”字,真心诚意的为人民服务,他们对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真信,真学,真干”。说到底就是真心就是一个“真”字,也就是诚实守信,也就是诚信。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最重要的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一个最优良的传统,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的一项基本的准则。我下面讲三个问题。 一、诚信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 (一)什么是诚信 什么叫做诚信?“诚”就是真心实意,而“信”就是说了的话,必定要办,每个人的言语和实际行动相一致这就叫做诚信,“诚”和“信”是联系在一起的,“诚”是内在的一个基础,“信”是“诚”的一个外在的表现,是“诚”的第一步落实。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一直讲的,而且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础。我们的老祖先就一再强调要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为什么呢?因为人离了诚信是一天也活不下去,一件事也办不了。可以说诚信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需要,是促使人类各种社会关系稳定和和谐发展的一个必要因素。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说从天上到地下,从自然天象的关系到人事关系,什么东西都必须实实在在,都不能玩虚的。如果玩虚的地上长不出庄稼,工厂生产不出来合格的产品,人和人之间关系就得搞垮。所以做人必须实实在在的生产,实实在在的生活,实实在在的对人和对事,忠实的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 古人讲“人之所以为仁者,言也。”人说话言语的言,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呢?但是“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人之言,言语之所以是言语,就是因为他信。“言而不信,何以为言?”如果你说话不信,你说它干什么呢。 所以说人言一定要有信,这个人类最早感到信的是从对于自然,可以说天时、物厚表现出来的。原来的人最早他会发现,过去黑夜必然会是白天,无论什么时候都会是这样。过去的冬天会是夏天,月亮什么时候就是圆的,什么时候是缺的,什么时候又是没有。种庄稼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收,他都是一定的,真真实实一点都不会虚假的。在海上航行也是,这个潮汐,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落潮,它是有规律的。到时候他该产生什么就产生什么,是非常守信的。那时候人们认为这都是天道,天道就是一个诚信。所以说人就可以顺应天道来进行自己的生活。我晚上就可以睡觉,不用担心第二天肯定会是白天,我就可以干活。春天我只要种下东西,秋天就肯定会收。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落潮那是一定的。所以人受这样的启发,就感到诚和信是非常之重要,所有的东西都是诚信的。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