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归何处(八)

讲师风采
释果宁
讲师简介:
释果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释果宁法师,西藏工作八年,赵朴初学生,由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剃度出家,在莆田广化寺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授比丘大戒。
视频简介:
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当体皆空,了不可得。所谓四大(地、水、火、风)皆空。身体的组合也是四大合成:地(身体坚硬的部分)、水大(血液、水分)、火大(身体温度)、风大(呼吸),四大一分开,身体就消亡了。四大构成了世界万事万物。地上面是水,水上面是火,火上面是风;空才能产生风。地下也如此。人有生老病死,生住意灭;地球有成住坏空。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我们心灵不敏感了,我们感觉不到快乐,我们看到太阳升起,可是我们内心是空白的,没有被感动。我们看到夕阳西下是那么的美,但是我们无动于衷,我们不敏感。我们不知道我们活着的意义,玻璃知道我们人生的意义,我们更不知道怎么样才能真正的快乐和幸福。我们很难被满足了,因为我们的头脑左右了我们,我们的欲望左右了我们,欲壑难填,你是怎么满足。就像古人发明一个欲字,旁边的谷字,这边欠着的,永远欠着的就是欲望。 欲望是什么?欲望是头脑的产物,心灵是需要,不是欲望。头脑才是充满欲望,这个需要跟欲望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呢?需要是什么?需要是当下,是此时此刻,是生命的本能,是生命所需。就像你饿了就需要什么?吃饭,困了就需要睡觉,渴了就需要喝水,这就是需要,需要是很容易满足的。不像欲望是难以满足的,欲望就像那天边的地平线,好想你看到在那个地方,你试一下,朝它奔去,你永远达不到,你走多快,那天边的地平线就退多快,永远无法企及,那天与地的交合处,达不到。那就是人类自身的欲望,一个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又升起,又被那个欲望牵着跑。我们人类痛苦烦恼不幸,不是需要满足不了,而是与满足不了所致。 有一天有人问孟子,他说生命再给你一次你怎么活,孟子说我要多注意我的需要,少去关注我的欲望。他为什么亚圣?这就是充满智慧的人。如果我们都能去满足我们的需要,不要一味地去喂养那个欲望,那个欲望是喂不饱的,而我们就这样用我们的时间,用我们的经历,用我们短短的生命不断地去喂养那个喂不饱的欲望,我们就这样错过了人生,我们活的不快乐,活的不踏实。我们却忽略了我们的需要,人生的需要是美好的,欲望反而是丑陋的。 有一天有一个小和尚问他的师父,他说师父你这么快乐,你有什么法门没教我们吗?这个师父说的我没有,该教你的都教你了,他说不对啊,他说为什么我就不能像你那么快乐呢?师父说忘了还有一件事情,我吃饭的时候就吃饭,睡觉的时候就睡觉,走路的时候我就走路,还没教里。小和尚说不对,那个吃饭走路我也会,睡觉我也会,师父说的不对,你吃饭的时候你在胡思乱想,睡觉的时候你胡思乱想睡不着,走路的时候你头脑还在胡思乱想,跟我不一样,所以我很快乐,因为我活在当下,你没有活在当下,你活在头脑。 这个小和尚一听对啊,我为什么整天都在胡思乱想呢,我当然不快乐了。你看,把心安住在当下,活在当下,你的需要是很容易满足的,需要是很简单的,就像我们修行人饿了青菜萝卜豆腐吃一吃,带一个感恩的心,我们的营养就够了,就很健康了。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欲望,耗损我们生命能量。头脑会耗损掉你很多生命能量,整天都想去征服占有,欲望牵着你很累。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