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及内部管理制度(上)

讲师风采
缪建平
讲师简介:
缪建平,农业部原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视频简介: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它的建立有利于农民朋友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并且维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那么,一个组织必然会有一个完整的章程和管理制度,那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接下来,让我们跟着专家一起来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和管理制度。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主持人:那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依然是缪建平老师,缪老师欢迎您。 缪建平:你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在上一讲中,缪老师为我们主要讲解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基本精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基本原则和主要功能以及怎么组建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那缪老师,通过上期节目我们已经将如何建立合作社这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在合作社运行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建设就很重要了。这关系到合作社是不是能够长久的运行下去的问题,那么我们要注意学习合作章程哪些内容,请您跟我们讲解一下。 缪建平:《专业合作社法》要求,对合作社规范内部的管理、完善内部的这种管理制度是办好专业合作社有效的保证入社成员的合法权益,积极促进合作社持续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那么应当遵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和企业发展的一般的规律认真搞好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我还是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制定的主要内容,让大家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主持人:好。 缪建平:首先,章程是合作社成员之间共同的行动纲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登记管理条例》都要求每一个农民合作社的成员必须有独立的制定自己的章程,制定章程是成立合作社的最基础性的工作。为了制定好各自的章程要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制定章程的主体是全体发起人。章程的内容要反映全体发起人的共同意见和要求,既反映合作社伙伴之间的权利,也反映各自的义务,防止产生纵容沾光者或者是损害多数社员利益的这样的制度漏洞。 第二,就是要从章程的架构上应该参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只是各个合作社制定自己的章程,它可以起示范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要照搬照抄,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当中有许多的“注”,有些是提示您注意怎么样建立补充自己的内容,要根据自己的合作实际情况来制定。只要不违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或者《登记管理条例》或者是《实施办法》,那么成员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都可以把它写到本社的章程当中去。 再一个就是不经过成员大会通过讨论,任何人都不能随意的修改章程,在需要的时候经过成员大会讨论同意才可以补充修订章程的内容。 主持人:以上您讲了制定章程的主体和架构,下面呢我们还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缪建平:第三点就是在内容上要反映本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需要。比如说我们生产苹果的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奶牛养殖的合作社它的章程应该它的内容就是不一样的,在合作社发展的不同阶段合作社章程也应该进行适当的修订和完善。比如说我们养猪合作社只是搞联合采购或者是饲料的采购服务,那么这时候的章程到合作社发展成为大家能够开展统一销售生猪,统一供应成员的饲料,统一注册商标,这些内容就应当有所不同。 第四点就是制定合作社章程是为了内部执行,而不是为了装璜我们合作社的门面应付检查。因此,章程内容必须具体要便于合作社成员的操作,当成当中的文字表述切忌我们说了大话套话,而且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解决我们自己合作社的一些问题。所以必须准确的表达我们条文的内容,便于实际操作。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