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选举和科举制度(二)

讲师风采
许树安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讲师简介:
许树安,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为中、外研究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化史、先秦诸子思想、世界三大宗教与中国文化、古代典章制度沿革等课程。
视频简介: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大家是不是知道咱们从本世纪初,作为一个国家的项目,叫做中华文化探源工程,这是由社科院中华文明研究中心挑头,然后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的科研项目,参加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年代学家、有物理学家,它要测定年代、时间等等,进行启动了这么一个工程,就是要看看我们的中华文明,到底最早的源头是什么时候,这方面到现在来说,不过才十年多一点,已经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就,有很多新的突破,有很多新的观念树立起来,我希望咱们作为中国人,应该能够越来越多的人能都知道这些才好,所以请大家关注一下,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的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给大家做一些介绍,今天我就从这里边抽出一点来说,跟咱们尧舜禹的禅让有关系的资料。 因为尧舜的时期,它的主要活动的地点在山西 的襄汾,在那里有一个陶寺的遗址,过去我们进行过发掘,因为有了这个工程,我们要探源嘛,大家从禹开始探,探尧舜,再探到黄帝、炎帝,再往前一步一步往前倒,所以对陶寺遗址就进行了新的一轮深度的发掘个研究,这个深度不是挖得深,当然也包括挖的深,就是深度的研究,你要各方面资料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发现了在当时的墓葬已经显示出等级的差别,2001年,十年前,发现在那有九座大墓,它的墓很多了,其中有九座大墓,大墓里边陪葬品就比较多,而且有的墓葬陪葬品就很简单,可见已经有了贫富差别,有了不同,但是在这九座大墓里面很有意思,每一个大墓里都有一个大的陶盘,这个陶盘有五个多厘米,这不小,这个肯定不是什么餐具使用,上边绘有龙形,每一个陶盘上画一条龙,棺木头还有钺,回头我们再说。 2008年北京搞奥运会的时候,在首都博物馆搞过一个展览叫中国记忆。把各省市的出土的最宝贵的文物,都拿到这个展览上来去展览,这个陶盘也有,但是它没有做详细的解释。所以不了解情况的,没有看出什么门道来,这是龙,这上有一个曲卷的龙,这是那龙头,龙头在那吐那舌头,那信子,夸张、像有倒刺。九个大墓每一个大墓有一个陶盘,陶盘上画一条龙,这九个大墓就给人的印象这个墓主人恐怕不一样,他们到底是什么人呢。另外发现有一个大墓下有扰坑,有坑,这坑在主人的头上端有猪的头的下颌骨,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两边各有三把玉钺,玉做的钺,钺是什么,钺是斧头。古代的大的斧头,最早是可以作为武器或者工具来使用,那是石头做的,但是后来呢,它功能发生了变化,各有三把玉钺。我们先看看这三把玉钺,这就是三把玉钺。钺是一个象形字,它本来应该是这样的字,就是个大斧头,但是呢它往往是那些部落首领或者部落联盟的首领,他拿着这个来指挥大家,你做什么工作,干什么活,来指挥或者打仗,拿拿来指挥所以逐渐地就成了,首领的权利和地位象征。那么这个东西最早它是有象形字的,象形字就是这么一个图画的样子,这也是,这是在山东出土的象形文字钺,它还可以图画形,逐渐它就要简化就变成了符合形,这就是符号,你看这个钺,这个把,这个竖就变成一竖道,这样一个图形,再简化就成这样了。 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这个王字。这王的来历现在一说王就是首领是吧,统治者,地位最高,应该说它的来历就是从这个钺字来的那我们再看这个墓葬的主人,头上放各三把玉钺,这个墓葬的主人不是一般人,恐怕是首领,另外还有若干的玉器,彩陶遭到破坏,但不是盗墓,为什么,因为要是盗墓他该把这些东西都拿走啊,它就在这儿,就是破坏,甚至那木板,棺材的板子都给拖走了,离开了那个位置了。可是东西还在那,所以我们叫它扰坑,没有叫它盗墓,这个扰坑看来不是后世的,就是在当时,所以我们看到了这个以后,有一些学者,考古学家就说,是不是发生了革命,革命就是冲突斗争,暴力的斗争,那么这些现象在一些中型的墓当中也有发现,那这是什么时候,尧和舜的时期。那么这样的话,有文献的记载,有考古的 文物的资料,都说明在原始氏族社会的晚期,黄河中下游这时期尧舜禹的时期已经不平静了,已经不像我们原来想的,原始社会人人平等,更不像儒家所美化的,尧到了晚年征求四岳的意见,推举了舜就把权利交给了舜,舜到晚年推举了禹,舜死了以后就把权利交给了禹,不是这样简单,那为什么会出现儒家所美化的禅让。 这个应该说也事出有因,孔子他是生活在春秋的晚期,春秋晚期周朝以来的制度破坏了,已经出现了大国吞并小国,野心膨胀,甚至想把周天子拉下马,自己统治天下。所以孔子对当时他的那个时代是很不满意的,他就找了一个样板,他说你看人家尧对舜,舜对禹多好啊,人家没有暴力,和平地交接权利地位。道德非常高尚,了不起,当然后来孟子也是这样来赞美的,这把尧舜禹都说成圣人了。 那么特别是当西汉五帝的时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所以不符合儒家的思想,那么那些个文献呢,第一,有些可能就被销毁了,没有流传下来,再有呢作为读书人,他要想政治上有出路,他必须得读儒家的经典,参加儒家的这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