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与政府管理改革(五)

讲师风采
汪玉凯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讲师简介:
汪玉凯,陕西横山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二级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管理……
视频简介:
中国改革走到今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又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我的基本判断就是,我们过去改革,把政治体制改革过多的放在下端,行政改革要解决的问题是转变职能,政企分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但政治体制改革的上端有四个关键要素:宪政体制、政党政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这四个更具决定意义的要素改革相对来讲是比较滞后的。我认为要启动一些关键的改革,包括上端的改革,就更要靠集体智慧,而集体智慧从……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最后原计划想坐到美国国会,直接坐进去,请美国国会这些议会议员是如何来辩论和制定政策的,最后因为时间的冲突,没坐进去。但是美国国会的参众两院的议长都到耶鲁大学详细的给社会的省部长班介绍了美国国会政策制定的过程。 回来以后他们感受很深刻,因为我给他们讲过一个专题,所以我们学院的领导和讲过课的领导都坐在最后听,他们每一个省部长发言,他们的水平确实很高。我听完以后,那天大家的基本感受就说,他们说过去我们不学美国人的三权分立,政治上不学它。但是说实话,我们过去对美国政策制定过程也并不很了解,通过这次到耶鲁大学一个月的学习,他们感受很深刻。他们说美国的国会众多的议员没有一个人是孤立的,基本都是利益集团代言人。 比如说代表农民利益的,比如说代表医疗界的,比如说代表事业界的,比如说代表教育界的,在国会政策制定中你争我夺,吵的你死我活,一塌糊涂。在这个争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利益均衡化的过程,利益博弈的过程。最后形成大家一个共识,没有一个行业是政策的最大赢家。当然也不会有哪一个政策是最大的输家,国会通过以后到了总统这儿大笔一挥,一通过就在全国贯彻实施了。 相比之下,我们大概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利益的均衡机制。我们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利益均衡实际上也是部分部门利益博弈的过程,国务院制定政策要几个部门会前,交通部一看,哎呀,对我的部门利益造成伤害,他会据理力争。最后这个政策部门的利益博弈完以后,完了以后什么结果呢?我这个部让你利益相互的让一把,部门利益维护了,最后有可能公众的利益受损了。所以我说,这是反映一个国家公共政策的公平公正是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 这与我们的公共政策公平公正性在某些方面受到社会的质疑,所以说也引发了党政机构公信力的下降。大家看到,我前面一开始我就讲到,中国是网络民主异军突起,网络解读一军突起,我们现在是4.85亿网民,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还不到40%。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都在60%以上,换句话讲,什么时候中国网民总人数达不到7个亿,这个网民增长,高速增长的态势还不会出现,还进一步的会高增长。 我想网络它最大的特性有四个,它的传播特点有三个,决定了网络互联网成为一种最新型的公众参与这种新兴媒体。它第一个就是开放的平台,谁都可以去互联网上发表观点,开放的。第二个它是虚拟的,它不要求你留下真实的姓名,你可以留下你的观点。它是无疆界,它没有区域的限制。第四个它是公平的,任何意见领袖他不论身份,他不是我是一个部长,我是一个局长,我是一个处长,我的观点就让别人接受。不,他看你的观点,哪怕是草根,农民,没有意见领袖,这是网络的四大和平。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