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看三国之袁氏兄弟

讲师风采
岳晓东
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
讲师简介:
岳晓东,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分会首任会长。
视频简介:
袁绍、袁术两兄弟,典型的败家富二代,袁氏兄弟出身豪门家世显赫,曾一度成为众望所归。袁氏兄弟不光门第显赫,个人才华也不输他人,袁绍更生的英俊威武,所谓文武双全英姿勃发,袁术也以一身侠气而名闻天下,但就是这种富二代的优越感成就了他们也毁了他们,本期视频岳老师将通过袁氏兄弟为我们分析优越感过剩综合症。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岳晓东:三国心理诊所,透视三国人物。今儿咱们说袁绍、袁术两兄弟。 说他什么呢?说他们是富二代,败家的典范,我们先来看一看袁绍袁术两兄弟他们是怎么样成为富二代的?其实他们不止是富二代,相比起其他的汉末英雄豪杰,袁氏兄弟出身豪门,家世显赫,曾一度成为众望所归,据《三国志》当中记载,袁氏自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也就是袁氏家族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开始,四代都是官居三公,所以门生满天下,影响力极强。由此袁氏兄弟年纪轻轻就取得了高位,袁绍不到20岁就出任濮阳县令,后来表面上隐居,其实暗自发展党人。更与大将军何进合谋诛杀宦官,一度成为各路英雄之超级偶像。事泄后何进被杀,袁绍率诸军尽诛宦官,彻底改变了东汉末年宦党乱政的局面。在这当中袁术也是20出头就被举为孝廉为郎,一路攀升,后来董卓为了拉拢袁氏家族,特意封袁术为后将军,名列朝廷重要将军之列。 袁氏兄弟不光门第显赫,个人才华也不输他人,袁绍更是生得英俊威武,所以文武双全,英姿勃发,深得袁逢、袁隗长辈的喜爱,算得是少年英雄。袁术也一度以侠气而名闻天下,吸引了许多门客前来投效。所以在当时袁绍、袁术两兄弟有极大的号召力,两兄弟最得势时,一南一北等于是共主天下。但是他们这种培养出来的优越感,成了他们最后的催命符,让我们来看一看袁绍、袁术的富二代优越感是怎么表现的,又怎么毁了他们。 首先优越感过剩综合症,突出表现为自以为是,不思进取。优越感的概念最早由奥地利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他认为人类无时无刻不在面临自卑的压力与挑战,为了消失这种压力,个人会发展出各种补偿机制来战胜自卑感。而过分的补偿有可能导致优越感,也就是说对抗自卑的抗衡力是补偿,而补偿推动一个人不断去超越自我的卓越,但是优越感过剩则会导致人固步自封,不思进取。那么优越感过剩突出表现为,第一自我感觉超好,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目中无人。二虚荣心极强,爱表现炫耀自己的优越资本,希望得到他人的羡慕。三不善自我反省,对他人批评建议十分敏感,四缺乏同感共情,自以为是而漠视他人,欠缺团队精神。其实过度展现优越感,本质上也是自卑的表现,因为你没有信心,所以你想让别人知道你的本事大,这种过分的感觉会导致人们因渴望得到认可,而变得色厉内荏,以炫耀自我而变得外强中干,最后虽名出名门,去表现平平。那么这是典型的袁氏兄弟的困局所在。 那么我们来看看,袁氏兄弟怎么样因为过分的优越感而毁了自己。第一嫉贤妒能,兄弟反目,按理说显赫的家世应该是两兄弟打拼天下的资本,但是这两兄弟没多久就自己火并上了,自己掐在一起了。《史书》记载,袁绍手下有个猛将叫麹义,武艺不在颜良、文丑之下,颇具大将之才。麹义原来效命韩馥,后来背叛韩馥而援结袁绍,协助袁绍得到冀州功劳很大。后来南匈奴的单于,劫持张杨而背叛袁绍,袁绍派麹义击败了张杨的部队再立新功,但是再与公孙瓒交战当中,麹义先胜后败,相持到年余而粮尽弹绝,士卒困乏,率卒败走。袁绍武断认为麹义战败是因为恃功骄傲,不计其战功累累,以议事为名,招至军中诱杀。这件事情为后来张郃高览等战将,因为惧怕猜疑,投靠曹操埋下了伏笔,因为这帮人一想到麹义前面的这个命运、这个遭遇,就是自己有可能遇到的遭遇,这个当然就反映出袁绍对于他的部下非常寡恩,不能够笼取民心,因为他不在乎这些人,因为他自己不缺人才。很傲。 那么袁术的猜疑也不下于袁绍,据《三国志》当中描述,初平三年孙坚战死,年仅31岁,初平三年就是公元192年孙坚战死,孙策继位,当时虚岁18岁,发誓要为父报仇而投奔了袁术。开始时袁术许诺孙策,当九江太守,后来出尔反尔,令孙策十分寒心,后来当袁术攻打许州时,又许诺如果孙策攻打陆康,可以管辖庐江地区,孙策获胜后,袁术再度失言,令亲信刘勋当了庐江太守。袁术这样的用人唯亲,出尔反尔,寒了孙策的心,使得孙策最后愤然出走,到江东去发展自己的天下。 袁氏二兄弟优越感第二个表现方面是嫉贤妒能不听劝,袁氏兄弟不光不仅不能够用贤才,反而对谋士的苦谏往往心生嫉妒。我们前面讲的田丰,田丰确实给袁绍提过许多次好建议,包括在曹操虚弱的时候奇袭许都,建安四年曹袁争霸,谋士田丰曾提出稳扎稳打的战略,袁绍因执意南征而不纳,使得战争很快陷入胶着状态。后来曹操东击刘备,而后方空虚,田丰建议奇袭许都,袁绍这时候却以儿子生病为由加以拒绝,结果错失良机。官渡之战田丰又建议据险固守,分兵掠敌的策略,袁绍不仅不听田丰的建议,反而积前后之怨恨,以扰乱军心之名,把田丰拘押起来,官渡败后,更将田丰处死。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出袁绍的心胸狭隘。 同样袁术也是一个德行,初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0年,当时董卓挟天子以令诸候,关东诸郡起兵讨伐董卓,举袁绍为盟主。孙坚率兵前往,到达鲁阳与袁术相见,袁术表他为破虏将军,当孙坚战取鲁阳城名声大起时,有人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