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看三国之魏延

讲师风采
岳晓东
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
讲师简介:
岳晓东,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教授,香港心理学会辅导分会首任会长。
视频简介:
魏延作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称得上智勇双全。他一生忠心耿耿,屡建奇功,刘备称汉中王时,尤其器重魏延,委以汉中太守的重任。但魏延最后被屈谋反,落得了三族被夷的惨烈下场。这表面上固然与诸葛亮的移情作用和杨仪的私仇公报有关,但魏延的自我陶醉型人格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职场中的魏延现象呢,更多精彩尽在本期视频。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岳晓东:三国心理诊所,透视三国人物,今天我们说谁呢?今天我们来说说魏延。 说说魏延的自我陶醉的人格、状态他的认知偏差,最后我们说警惕职场中的“魏延现象”。 那我们来说首先魏延是个很自我陶醉的人,这个自我陶醉是怎么表现的呢?追溯魏延的一生,他的得失跟关羽是非常相似,前面我们提到了,想当初魏延以部曲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在不断的征战当中屡有战功,最后时为牙门将军,特别是在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汉中太守这样一个关键的要职,别人都以为刘备会派自己的二弟张飞来出任此职,就要刘备委任魏延来出任此职,当时是大跌眼镜。这事情让魏延感到自己在主公当中地位非常之高,也因此扬扬自得。刘备称帝之后再提升魏延为镇北将军,特别是当关羽、张飞、黄忠,包括后来马超这些人去世之后,魏延就自然成为了蜀中第一将,注意这时候蜀中第一将指的是魏延不是赵云。诸葛亮进攻汉中时又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最后升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候。那么在这一路当中,魏延升到大将军之职,完全是靠得自己的军功,完全是靠得自己的本事,因此他确实有资本对自己感到自我陶醉,但是魏延缺乏赵云的那份清醒的头脑意识,清醒的觉察和意识。他就对自己感觉飘飘然,这种飘飘然给他带来很大的恶果。这个怎么表现呢?自负、傲慢,我们来看几个方面。魏延的自负、傲慢。 第一魏延随诸葛亮北伐,每次都请诸葛亮给他分兵一万偷袭长安,在长安会合。我们以前讲过诸葛亮每次出山都是“小本生意”,带个六七万人出山,跟二十万兵马作战,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小本生意赔不起。在这个时候魏延屡屡提出他的奇谋,那这对诸葛亮来讲风险太大不可为之,可是魏延不识趣,老是在背后议论说诸葛亮这个人胆小怕事,如果听了我的主意偷袭长安,我们在那里聚合大势可定。说多了以后,自然传到诸葛亮耳朵里头,诸葛亮听了就很不爽,你想部下肆无忌惮的议论上司的过错,放到哪个朝代、放到哪个文化,哪个国家,这都是职场中的一大忌,可魏延偏偏不了解这一点,就是诸葛亮再爱才,听多了他也有烦的时候。况且诸葛亮最讨厌就是口出狂言之人,我们前面讲了诸葛亮对关羽的厌恶,魏延感觉就是第二关羽再现,你想让诸葛亮心里能痛快吗,所以这种隔阂就自然形成了。 第二,阳仪这个人一直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因为他具体事情办的很麻利,善于筹算粮饷关注细节,办事非常得敏捷、准确,但是这个人心胸也很狭隘,所以他跟魏延之间经常闹矛盾,可魏延又不知收敛,经常以自己的职位之高,在众人面前,特别是在杨仪面前毫无保留地表现出对他的厌恶,屡屡让杨仪下不了台。所以这事都传到东吴孙权的耳朵里头,孙权就说了,预测说如果诸葛亮一死这两个人必有一决,后来果不其然。诸葛亮死了之后让杨仪领兵,然后杨仪是个文人从来就做秘书帮,做参谋的,这会儿领军,那当然魏延越看越不顺眼,最后两个人一起去上报,魏延说他自己要继续北伐,杨仪说我要领军回川,最后让刘善最后鉴定,说是杨仪做得对,给了魏延反叛的罪名满门抄斩,这跟魏延自己没有觉察,与人关系搞的这么僵,有极大的关系。三国志蜀志魏延传当中,记述魏延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也就是说那些同僚啊见了他都敬而远之,都不愿意跟他深入交往。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延要求司马费讳与自己联书,联合上书继续北伐,那么这个司马费讳却以调解魏延和司马懿之间的矛盾为由逃离了这个魏延,你看这个玄机有多大,这样使得魏延更加的孤立,旁边替他说话的人都没有。你去看这关系有多糟糕,其实魏延在世的时候,他的最大两个保护神一个是刘备,一个是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就是再看他魏延有错,但是魏延可用,而且魏延在诸葛亮的帐下就没打过败仗,或者很少打败仗,所以说诸葛亮对他用的很好。所以大家在魏延在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对魏延退避三分,诸葛亮死了魏延觉得自己时候到了,没想到诸葛亮死之时就是魏延大难临头的时刻,他没有这样一种觉察。当时蜀军的计划是秘不发葬,退回蜀中,但魏延不甘心北伐就这样结束,竟擅自早归,烧毁栈道,这样杨仪在上面刘善指魏延谋反,刘善问董允、蒋琬的意见,两个人都说杨仪说的对而魏延说的不对。所以当杨仪和魏延对恃于南谷口的时候,杨仪斥责魏延说丞相尸骨未寒,你就如此肆意而为,对得起谁?就这一句话最后魏延的部下及蜀军都觉得魏延做的太过分,一哄而散,使得魏延不得已最后带着自己几个儿子逃入汉中,后来被马岱带追上满门抄斩,才有了这后来一代名将,因此陨落实在是可惜。 那么魏延所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解决这个自我陶醉型的人格,对此精神分析是怎么解释呢?自我陶醉的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入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而是留在内部形成自我陶醉的心理。也就是说他不能够更多地自我批评,而是总是自我地保护,所以自我的陶醉的人格,具体表现为第一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特别愿意表现自己,证明自己有能耐,拿别人开涮。自我评价过高极端地自我关注。经常有自我陶醉性的幻想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