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现状与干预之如何与网络成瘾过招(……

讲师风采
孔庆梅
北京大学门诊部主任、安康(公益)网络、安康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
讲师简介:
孔庆梅,东方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组成员。现任北京大学门诊部主任、安康(公益)网络、安康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主要专长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和咨询。
视频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媒介化生存逐渐成为人们的另一种生活状态,由此对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本讲视频孔庆梅老师结合现实中的一些具体案例,列出了具体解决不同对象的网瘾的解决方法。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那目标呢,我们绝不是停留在有的症状是否消失,因为我们不可能离开网络,我们不可能离开计算机,你的目标不应该停在说我不能玩网上,而是说我们去修正背后的这种人格缺陷。然后让你能够处理现实中的情绪问题,能够承受一些困难,而不用采用这种躲在网里的状态,所以实际上是一个人格完整和调整的过程。但网络成瘾者很多人都对这方面是没有认知的。 第三方面患者缺乏对言语治疗的情趣,一个本身是青少年,他对这种说教就不感兴趣,另外他的认知理解能力也有限,他觉得心理治疗因为更多的是这种谈话治疗,他不感兴趣。他很抵触,所以这时候我们觉得对青少年可能就要用一些更灵活的方法。家长在这时候也要注意,当我们跟孩子说的时候,是不是少说一些,多行动一些,避免说教太多。第四个方面就是患者对环境缺乏,环境改变的可选择性是缺乏的。我们发现很多网络成瘾的问题,就是一个家庭问题。由于家里,比方说这个家庭过分的忽视冷漠,所以孩子得不到温暖,他可以沉迷在网络之中。孩子可能也想治,也愿意治,但是他改变不了这个家庭,因为父母可能作为成人是不愿意去变化,有他们各自的原因不愿意去变化。孩子又依赖父母,所以他这种可选择性,因为他的独立,他的年龄原因,他的可选择性是受限的。所以这时候我们除了帮助孩子还要帮助这个家庭,而且让父母也要参与进来。 第五个是网络成瘾患者缺乏治疗转变的稳定性,就是他们的症状容易波动。有的时候可能好一段时间,回去可能遇到一些什么情绪波动啊,遇到一些打击啊,很快就出来,一旦出来以后他马上又自暴自弃,仿佛前面的治疗效果全部没有了。但是这时候需要治疗师再给一些支持,但我们会跟患者说,你能有一个进步,虽然有些反复,但不会回到零点。它只是说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总体来说因为这些患者不是他本身就不稳定,而是他的症状容易反复。所以在稳定性在治疗中不是说是一个持续上升的过程,是有变化的。所以需要治疗师给予一个非常稳定的支持态度。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