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现状与干预之如何与网络成瘾过招(……

讲师风采
孔庆梅
北京大学门诊部主任、安康(公益)网络、安康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
讲师简介:
孔庆梅,东方心理研究所心理咨询中心专家组成员。现任北京大学门诊部主任、安康(公益)网络、安康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近二十年,主要专长为焦虑抑郁情绪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和咨询。
视频简介:
在人们与互联网越来越频繁的交互作用中,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甚至人格特征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由此产生网瘾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医学问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段落信息
  另外一个家庭治疗方法,我们很强调,在网络成瘾中很强调家庭对于患者的发病的影响。家庭治疗在治疗中也占有很重要的成分,就是家庭成员出现病态症状和家庭的病态结构和病态的交往方式有很大的关系。那家庭的病态结构有哪些呢?第一个就是纠缠和梳理,就是家庭成员中这个界限模糊或者混淆的,要么有的时候两个人很近,有的时候又很远。人和人之间是有界限,包括我们家庭成员之间也是有界限的。比如说妈妈,你就可以无限制的去突破这个界限,比方说不停的去控制女儿,控制孩子。所以这个边界模糊和混淆这是一种病态结构,或者说联合对抗。当你纠缠和梳理的时候可能导致谁和谁走的很近,然后对抗另外一个人。大家在家庭中应该是一个比较平等的地位,但是我和谁走得很近,去对抗另外一个,这也是一个病态结构。另外三角缠也是这样,就是也是互动,我明明夫妻两个之间的关系可以直接谈,但是两个人不沟通通过孩子来进行沟通,或者孩子有什么事情不跟父亲说,通过妈妈来说,这都是病态结构。另外倒三角,家庭正常的三角关系我们说是母亲、父亲在上面,是一个倒三角的关系,是一个三角的关系。就是父母在上面,然后孩子在下面。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控制孩子,比方说妈妈和孩子一起成为这个家庭的主宰,把爸爸放到下面,这个三角关系就不正常,这都会导致这个家庭结构有些紊乱。 另外一个是交往方式的紊乱,家庭的交往方式,他们用什么方式交往啊?这种病态的交往方式就是一种封闭性处理问题的方式,比方说角色僵化,爸爸始终摆着那种我是权威,我是家中的父亲,什么事都听我的,或者妈妈总是一味的忍让,孩子就总受气,那这种角色是僵化的也不可以。我们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尊重母亲,也需要尊重孩子,爸爸有时候也不能总是那么权威。而这种角色僵化是不利于这种灵活性,弹性是不够的。另外任何差异被视为是破坏性的,这也是一种病态的交往。另外坚持某种行为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而且差异就靠努力维持这一标准,就还是跟刚才一样,就是比较僵化,就是封闭的,大家都必须这么做,你不这么做我们就必须让你只这么做,没有别的方式,这是一种僵化的处理问题的方式。那家庭治疗就是改变这些病态结构,然后让他们进行开放性的处理问题。最后达到的目标就是成员决策和责任,每个人是有弹性的,爸爸也不要总是权威,总是家长式的感觉,有的时候也蹲下来,也跟孩子平等的交往。责任也是这样,有的时候该孩子承担的责任让孩子去承担。差异是被接纳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开放性的处理问题,不仅仅利于家庭关系,更主要它利于个人自我实现。尤其对成长中的孩子,这是他的原生家庭,他整个人的身心健康,人格成长都在家庭中要实现,一个开放性的家庭更有利于他的自我实现,这是家庭治疗。

全文文稿

收藏说明: